第76章(第2/3页)

胡贵妃冷笑,“再清楚不过了。”

既然皇帝不给她活路,还将退路一一都封死了,那她自然也只能选择将这位多年的枕边人当作是绊脚石一般地铲除了。

有什么比皇帝忌惮多年、却始终没能斗倒的沈湛更适合当这时候的刀子?

而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等沈湛真到了京城,有魏家,有胡家,还有定会保护大庆的孟珩,沈湛想全身而退哪有这么容易?

胡贵妃自觉需要担心的不过是在解决了沈湛之后,各方如何分配利益的事情了。

但就连这……她也全部做好了接下来的算盘。

等皇帝死后,下一任新帝必定是她的孩子。

“魏梁应该也很明白我在说什么,他会同意的。”胡贵妃扬着下巴说道,“你只管去知会他。”

魏嫔却显得很是怀疑和犹豫,她蹙眉道,“姐姐说的这些我听不懂,但若要我立刻给兄长送信说这些没头没尾的事情,姐姐总要拿出些诚意来说话。”

胡贵妃的神情一冷,她阴晴不定地盯着魏嫔看了一会儿,道,“你想诈我?”

“不是姐姐想同我兄长上一条船吗?”魏嫔不快道,“若是姐姐不愿意,那我这信不送也罢,朝中这么多人,姐姐总能找到别人上这条大船的。”

见魏嫔说着果真便要起身,胡贵妃只得喊住了她,“等等!”

思索半晌后,胡贵妃破釜沉舟地道,“我写一封信,你转交给魏梁即可,他看了信便明白一切了。”

她做人向来十分谨慎,万事总是提前将自己撇得一干二净,可这一次已是到了生死关头,胡贵妃没有再多转圜的余地,只能将最后的希望寄托在了魏梁身上。

这是她如今在整个汴京城里能找到最可能的助力了。

听罢胡贵妃的提议,魏嫔蹙眉迟疑踌躇了半晌,但最后到底是应了下来,说道,“既然娘娘这么说,我便送封信回魏家问候兄长吧。”

胡贵妃终于松了口气,她点了点头,令人取纸笔来飞快地写了信。

将信写完后,胡贵妃看了魏嫔一眼,又仔细地将信封了口,才交给了她。

魏嫔接过信后,胡贵妃便敷衍地挥手道,“你快去吧。”

魏嫔掉头离开,嘴角浮现出一丝冷笑来。

直到回到自己的住所,她才让贴身侍女取了笔墨来疾书一封,交给了从家中带来最忠心的下人,“送出宫去给兄长,就说一切如他所料,那个女人果然主动找上门来了。”

待下人悄然离开,魏嫔眯起眼睛望了一眼胡贵妃的方向。

——皇后也就算了,胡贵妃压在她头上这么多年仗势欺人,觉得自己便是全天底下最聪明的人,也不知道究竟自作聪明的人是谁?

*

最先发现异状的人之一是王敦。

自从有了孟珩等人的加入之后,王敦原本如同蜉蝣撼树螳臂当车一般的调查便推进得仿佛多装了四个车轮子似的,快得简直跟要飞起来一般,也让王敦空出许多时间能将精力集中到少数几件事情上。

一开始当魏家收到宫中来信时,王敦并未太过在意,可在片刻之后魏家又匆匆跑出去三名下人、走得还是不同的方向之后,王敦便立刻警觉了起来。

宫中显然传出了什么重要的消息,才会让魏梁迅速地行动了起来。

王敦不敢怠慢,立刻将此事转告孟珩,便自己带人随意选了其中一路下人的前进方向追踪过去。

那魏家的下人只跑到一处官邸送了信,确认信已送到府邸主人手中之后便低调离开。

王敦特地看了一眼匾额,皱着眉发现这地方他并不陌生——是个尚未确定是否和魏梁有着联系的官员,官职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掌握着大庆几处枢纽处的人马流转。

谨慎起见,王敦在府邸附近又等了一会儿,见没人再从里面神色鬼祟地出来,正准备离开时,突然听到府邸里传来隐隐约约的哭声,顿时耳朵一竖集中了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