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朝纪事之我主沉浮 第五卷 大结局之我主浮沉 第四十一章 凄风愁煞人(第2/5页)

因为皇上在临行前曾对她说过这次亲征一定会得胜的,可是为什么在孙太后口中却如此的凶险呢?钱皇后心头一震,一时间心思百转,太后此时召自己前来问话难道是要怪罪?想到此,她立时慌了神,从椅子上滑落下来跪在孙太后面前脱口说道:“母后!皇上出征之事儿臣知情,可……可这不是儿臣怂恿的,儿臣谨记后宫不得干政的祖训,多一句话都没有说过!”“哦?”孙太后眼中闪过一丝难以琢磨的神态,她紧紧逼视着钱皇后的眼睛,“听你话里的意思,是有人撺掇皇上?”“是王振!”钱皇后听出孙太后话语中的分量,她的心抑制不住突突地狂跳起来。

早就听说孙太后为人机敏擅断,她也明白自己能当这个皇后是太皇太后做主选定的,孙太后本不喜欢,所以她更怕被孙太后寻了短处,于是立即坦白,“这都是王振撺掇的皇上,他说这次是最好的建功立业的机会。

皇上少年登基,若不做出一两件惊天之盛举,怕天下百姓和臣子们未必心悦诚服,此番出征若能一举平定瓦剌战事,皇上龙威大震也定然会令万民称颁的!”万民称颂?孙太后唇边涌起一丝苦涩,说不清是在笑还是在哀,她仿佛倦了。

将手搭在雪青色的扶手上,冲着地上跪着的钱皇后挥了挥手,“你先下去吧!”钱皇后从太后的语气中听出了冷淡与疏远,她心中不免有些怨恨却又无可奈何,只得行了礼退了出来。

“太后!”几乎是与钱皇后前后脚,阮浪从外面风尘仆仆匆匆入内回禀。

“怎么样,见到国舅了?”孙太后立即问道。

“是。”阮浪将打听来的消息仔仔细细地叙说一番。

孙太后面色越发的阴沉,突然一只手狠狠拍在桌上,那白玉镶金的茶碗砰地在桌上震动起来,淡黄色的茶水瞬时溢了出来,而腕上的翡翠镯子因为撞在桌面上“叭”的一声裂成几段。

“太后!”殿内殿外侍立在侧的宫女太监全都吓得变了神色,立即跪在地上大气儿也不敢出。

而孙太后却仿佛浑然不觉,谁也参不透她现在在想些什么。

仿佛过了半盏茶的光景,她才再次开口。

“你说那王振,是自阉入宫的?”孙太后突然问了一个与眼下之事毫无干系的话题,阮浪怔了怔,立即点了点头,“王振原是山西蔚州人,早年也是进士出身,做过官,后因故被贬,仕途无望后遂自阉入东官侍奉太子讲读。”孙太后面上阴晴不定,“怎么会是他?为什么会是他?”阮浪不知道孙太后话里的意思,只得开口宽慰,“王振在东宫时谦恭自守,常以圣贤之道教导、约束太子,颇得先皇与杨荣、杨傅等大人的赏识,他一心护主,应该是可靠的。”孙太后仿佛想起了什么,“记得祁镇小时候有一次从御书房里逃出来与小宦官们偷偷玩蹴鞠,被王振碰到似乎当下劝阻制止,当时还被祁镇踢伤了腿,可有此事?”“太后好记性!”阮浪连忙点头,“翌日一早,王振还当着大臣们的面提及此事,并入内禀告了太皇太后,因此得到太皇太后的褒奖,也让文武百官赞叹他一心为公不畏龙威。”“一心为公?”孙太后腾地一下站了起来,如一个男人一般负手而立,面上是前所未有的凝重。

在屋中来回踱步之后,她突然停了下来,紧盯着阮浪问道:“阮浪,皇上身边还有你信得过的人吗?”“有!”阮浪一怔,随即郑而重之地点了点头。

“贞儿,研墨!”孙太后径直走到东次间书案前,万贞儿立即上前展开上等的贡纸,又研好墨汁。

选了一只常用的细杆小狼毫,孙太后匆匆挥笔而就,稍候便将写好的书信放入信筒之中,又命湘汀拿出一块玉佩一并递给阮浪。

“太后,这是当年先皇送给您的凤佩,为何?”阮浪心中十分清楚,这凤佩大有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