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朝纪事之初入深宫 第四卷 情丝织就回文锦 第五章 怒杀(第2/3页)

“本宫知道了,多谢马公公提点!”王贵妃笑意盈盈,不管如何,一旦有了大事,陛下心中最看重的还是自己,如此一想,心里便豁然开朗。

只是马云突然面色一沉,站起身来,双手一揖:“娘娘,刚刚在殿外那两个宫女,恕奴才无礼,要带下去细细查问。”

“哦?”王贵妃面色大惊。

“刚刚她们的对话,想必娘娘多少也听到些!”马云眼中精光一闪,“既然听到了,便不能不查!”

王贵妃只觉得背上发冷,自己在殿内偷听,他居然都察觉了,如果此时自己再有所推托,恐怕惹他生疑,于是索性点了点头:“不错,本宫刚刚正在午睡,这殿里没有留人服侍,醒来之后,只想到外面去透透气儿,刚刚走到门口,就听到两个丫头在嚼舌头,原想出言制止,正巧公公就来了!”

马云微微叹息一声,目光一凛,对着王贵妃就是一拜:“娘娘,两个丫头,奴才先带回去细细查问,事关重大,还请娘娘在宫内各处,加派人手,多多留意!”

王贵妃又惊又怕:“不过是两个人吃多了闲得没事,乱嚼舌头,难不成还真会惹什么大乱子?”

马云唇边浮起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他再次拱手行礼:“娘娘,奴才先下去了!”

王贵妃知道多说无意,也站起身来:“公公慢走!”

看着马云带着两个瑟瑟发抖的小宫女消失在视线中,虽然身处盛夏时分,王贵妃分明感觉到阵阵凉意,寒战连连。

翊坤宫中,盘腿坐在铺着席子的地台之上。

手中拿着一个盛满胡桃茶的碗,大明天子永乐大帝朱棣,闻着那阵阵的茶香,仿佛醉在其中。

马云站在下首,面色沉重地打量着天子的神情,这样的真相和结果,他应该勃然大怒才是,只是为何会如此的平静呢?

与此同时,在城东金牛湖畔的一所宅院当中,掩衬在翠竹假山之后的小小茅屋——颐和书屋内,也有两人相对踌躇。

一位是东宫太子洗马杨溥,字弘济,湖广石首人,时人称为“南杨”。他与大学士,人称“东杨”的杨荣同为建文二年进士,同授编修,原本志同道合,而官运却极为不同,杨荣后被检入内阁,又不断跟随皇上北征而成为永乐朝的近臣,而空有满腹韬略的杨溥只能充做太子身边的幕僚。太子仁厚温和,许多时候,这计谋献了也是白献,他常常一笑而过,不予采纳,不会未雨绸缪更不屑去算计谁,只是一味地退让回避,使得东宫太子府身边的谋臣都成了闲差。

另外一位就是兵部尚书兼詹事府詹事金忠。他环顾室内,不由赞道:“置身在这书屋之内,心情顿感平静许多,想不到从外面看如此简陋的居室,内里果然是金玉其中啊!”

杨傅抚须而笑:“金兄过誉了,可惜荣兄不在,今日之事,我们究竟是否该适时出击,一举扳倒汉王呢?”

金忠面色一沉,凝神闭气地思索片刻:“太子殿下如何看待此事?”

杨傅叹了口气:“我才刚刚开了个头,太子殿下就将话题引开,我看,他是不想搅这趟浑水,太子殿下一再强调,要顺天命,继大统。若要他主动有所为,绝无可能!”

“顺天命,继大统?”金忠不由冷笑几声:“万岁尚在壮年,这身体比太子殿下还要硬朗,况且左右还有汉王与郑王虎视眈眈,咱们想顺天命,可是那两位会老老实实地等吗?这不就平白地闹出事来了?小宫女毒杀宠妃?原本就说不通,又说是这毒原是要下给万岁的,一个朝鲜来的小宫女为何要毒杀万岁?定是受人指使,而天下能做出这等事来的,不超过两个人,而当时事发在青州,正是汉王的封地,如此一来,闭着眼睛也能想到了。”

杨傅点了点头,亲手为金忠把酒杯斟满:“如今,除了相对小酌,你我二人还能有何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