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通往异邦的门前(第2/4页)

现在回想起来,才发现这些曾去过的地方和曾见过的情景,都已经被我写进了小说。比如良子在高圆寺的公寓,以及后来她带主人公去的元住吉的公寓,其实这些地方都是以当时我朋友住的那间廉价公寓为原型创作的。我这个朋友也有门上安门帘的习惯。如今高圆寺那间公寓已经拆了,但元住吉的还在,连陆桥下那座晒不到太阳的公园也还保留着。

坐在驾驶席上,透过车窗可以看到中央沿线的茶室和横滨的茶室,还有那些廉价的小吃店。现在想起这些穷地方只有苦笑的份儿了。但就是这样一个清贫的世界,对于当时的我来说,就是生活舞台的全部。当时大街上到处都是一杯咖啡可以坐穿的爵士吧、摇滚吧、民谣吧。我就开着我那辆本田Z这里坐坐,那里逛逛,虽然怕吃罚单,但没那个钱把车停到停车场去。现今那种地处郊外可以免费停车的餐厅,那时候根本没有。这便是我当时生活的缩影,无聊,苦闷,就像我在前面写的那样。

我又想起一件事,那时候我出过车祸。车祸当时的感受……好像被一帮人揍了一顿。反正就是这种感觉,又踢又踹的。醒过来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了,也不知道躺在哪家医院的病床上,那件全是血的外套被揉成了一团扔在地板上。

一辆闯红灯的车子,撞上了本田Z的侧面。车被撞烂了,我捡了一条命,从车里爬了出来。我找对方司机理论,让他赶紧叫救护车等等,都是别人事后告诉我的,我自己则是一点儿记忆都没有,直到现在也没有回想起来。车祸前的二三十分钟到从医院里醒来这之间的数十个小时,好像从我的人生中消失了。这种不可思议的体验,以及在外科医院恐怖的住院经历,成为这部作品出生时的阵痛,写到这些情节时,我仍心有余悸。

前面说过,我没有“文学修业时期”,但我却写了不少诗。这种经历对今后的小说创作起了非常大的作用。至今我仍旧在想,要写出优美的词句,与其写文章练笔,或许写写诗歌要有效得多吧?不过我没打算在这里写,以后有机会再说。

朋友当中,也有很能写诗的家伙。对了,我那个住在元住吉的朋友是个摄影师。说起我嘛……应该是音乐家兼画家吧。大家聚在一起的时候,说着说着就会谈起将来,不光谈及梦想,还说了自己将来会从事怎样的职业。

有时我会把车停在朝向元住吉的河堤上,然后走到多摩川河边,在草地上坐坐。爵士吧旁有座山下公园,公园里的长椅上也都有我坐过的痕迹。我常在那些地方或站或坐,思考着小说的情节。我终日沉浸在思考中,这样的生活让我开始意识到自己只能成为一个作家。而那部小说,也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那段日子不怎么顺心,所以想出来的故事也比较灰暗。现在回头再读一遍,那时候阴暗的思想又清清楚楚地冒了出来。唉,好难受。

再来谈谈这部小说,虽然我是个“推理作家”,但个人认为这部作品不能算是推理小说。这部小说是将虚构的内容组合而成的,还是当时自己日常生活断片的集合?这实在不好说。作为当事人的我也无法断言。嗯……个人感觉是将私小说的形式打散,然后掺入了很多解谜的情节,重新组合而成的作品,可以算是我青涩时代回忆的拙作,哈哈。

不过另一方面,我还是很希望能有一个持有与众不同人生观的家伙在我身边出现。借他来讽刺、嘲笑、挖苦我当时那种无聊苦闷的生活。如果真有这样的人,他一定能够将我从这种令人窒息的生活中解救出去。可惜啊……日本这种“湿哒哒”的国家是无法诞生出这样爽快的人物的。除非将我的DNA重组,然后制造一个出来。

这部小说中出现的另一个要素,就是奇克·柯里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