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要理解领导话外的意思 哑炮(第2/3页)

镇长秦飞跃面对着调查小组,义正词严地道:“第一次发生事故的时候,我提出必须停产整顿。如果真的停产整顿,我相信这次安全事故完全能够避免,但是上青林石场并没有停产整顿。我们必须追究相关领导的责任,人不是韭菜,生命只有一次,决不能儿戏。”

其锋芒直指书记赵永胜,正是他同意上青林石场恢复生产。

第二次出事故,上青林所有石场终于被强行关闭了。

此时沙益公路已基本完工,交通局也就懒得管上青林的石场。

临近春节,村民们家家户户都杀了年猪,准备享受一年的劳动成果。在上青林响了大半年的爆炸声和风机声终于停了下来。

忙了半年,如今彻底空闲了下来,侯卫东无所事事,只觉上青林的日子无聊透顶。他的全部家当都在石场里,交通局挂着巨额钱款,他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富翁,可是身上所有的钱加在一起也不到一百元。手中无钱,他也就没有心思四处乱跑,耐着性子等待着镇里面发工资和年终奖。

侯卫东又回到了初到上青林之时的看报纸时光,唯一不同的是,每天10点过,肯定有村民请他吃饭。村民们为了表示好客,总是想方设法要让侯卫东吃好喝好。这一圈吃下来,侯卫东醉了无数次,达到了闻酒色变的地步。

侯卫东在山上逍遥自在,不理会书记赵永胜和镇长秦飞跃的龙争虎斗。这些事现在和他没有任何关系。

赵永胜的日子并不好过,第一次停产以后石场隐患并没有得到彻底根治,就匆忙上马。虽然是迫于县政府重点工程的压力,可是“把关不严”的大帽子,还是扣在了赵永胜头上。

而且在第二次事故中,被炸死的放炮员没有拿到放炮证,这是严重的违规操作了。秦飞跃在县委分管组织人事的赵林副书记面前,多次提起这事。县里赵林副书记和镇里赵永胜书记,虽然五百年前是一家,但是两人的关系并不因为同姓赵而亲密。听了秦飞跃的话,赵林副书记对赵永胜有了看法。

俗话说:猪朝前面拱,鸡朝后面刨,各有各的办法。赵永胜到县城里跑了两天,然后回到镇里,继续主持镇党委工作。

在临近春节的时候,县里的处罚决定终于出来了:分管企业的晁杰副镇长被记大过。

镇里面除了责令秦大江交清赔偿款以外,还罚款一万元。这两项处罚,合计三万六千元,让秦大江欲哭无泪。

侯卫东为了秦大江的事情,数次找朱兵副局长汇报。局长曾昭强顺利完成了沙益路的修建,心情大悦,见秦大江的情况确实特殊,由交通局提前付了四万块货款,用来解决秦大江的赔款。

这一笔钱款对于秦大江来说,无异于雪中送炭。离开交通局财务室时,他用手撑住了侯卫东的肩头,这才下了楼梯。

朱兵知道田大刀无钱赔偿,已经被迫离家出走,便建议将田大刀的货款也支付一部分,曾昭强点头同意了。朱兵回到办公室,将这一个消息发给了侯卫东。

侯卫东知道田大刀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便让秦大江租了一辆出租车,他则直接去了池铭的老家。

池铭被打伤以后,脸上就留了一块伤疤。她请了半年病假回家养伤,养伤其实是暂时的,最主要的是躲债。一路问到了池铭家,敲了数遍,问了数遍,门才打开。池铭脸上有一块长长的伤疤,看上去颇为惊心。她见是侯卫东,下意识地用手遮住了脸。

“赶快把田大刀喊过来,好消息,交通局提前支付四万元的货款。”

听说了交通局支付货款的请息,池铭紧绷着的脸明显松了下来,道:“快进来,刘家的人找到这里两次了。我真是怕了,赔了钱以后,再也不开石场了。”

池铭的妈妈胖得没有身材,相貌却很年轻,看上去还不到五十岁。她怒气冲冲地道:“幸好钱到了,要不然这日子没法过了。前天刘家还来了人,被我提起菜刀赶跑了。这些人真是不讲道理,把池铭打得这么惨,我要去告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