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账上趴着十二万 全额垫资(第3/6页)

最令侯卫东焦心的是石场的事情,每天前来上青林拉石头的车穿梭不停。按理说上青林石场的大小老板们都应该高兴,但是沙益路采取了由石场老板全额垫资的方式,经过了一轮建设高潮,侯卫东手里掌握的十六万全部投了进去。手里没有钱了,而工程款还没有任何眉目。

1994年10月19日,几个石场老板就聚在了上青林老院子里,商量着如何解决此事。侯卫东是开石场的元老,狗背弯石场又是最大的石场,他自然而然就成为了老板们的核心。

“疯子,有什么办法?交通局再不付钱,石场就要停产了。”田大刀东拼西凑,弄了三万多元,办了一个小石场,搭上了沙益路建设的顺风船,满以为很快就发财了,谁知几个月下来,借的钱全部用光,还欠了电费、水费、青亩费、土地占用费和工资钱等各种费用约四万多。在石场上班的村民扬言,再不发工资就不干了。

曾宪刚在数月前还有十几万家产,他自家后山的新石场规模比芬刚石场略小,排在了上青林所有石场的第三位。他原本只想投入一部分钱,可是机会来了以后,为了多赚钱,曾家石场开足了所有马力,运出的石料比芬刚石场还要多。因此他投资也就相对较大,如今除了账面上的利润,家里已是一贫如洗。他已有一个月没有品尝到猪肉味道,幸好家里池塘还养着几百斤鱼,否则硬是一月不知肉味。他有了前一次要款的经历,心里就踏实了许多,只是坐在一边抽烟,看着其他几个人叫苦不迭。

秦大江借了侯卫东一万,又贷款两万,这三万元很快就如泥牛入海,不见了踪影。他又借遍了亲朋好友,才弄了两万元,随着工程进展,很快也不见了踪影。他拍着桌子道:“交通局硬是霸道,哪里这样办事的,我们联合起来,停了他们的石料,让他们来求我。”

田大刀道:“把老子惹毛了,拿点炸药把交通局办公室炸了。”

习昭勇听了田大刀的话,气不打一处来,道:“田大刀胡说八道,把交通局炸了,我们找谁要钱?”

侯卫东年龄最小,反而是最为沉稳,道:“少说两句,这个时候别说气话。和交通局关系搞僵了,以后生意还想不想做,大家还是说点实在的主意。”

秦大江满脸苦相,道:“这样拖下去,我们实在承受不起。疯子,我们几人找交通局曾昭强局长,跟他讲明实际情况,多少要点钱。”

大家都同意秦大江的提议,侯卫东怕这几人心急乱说话,道:“找曾局长可以,但是一定要有礼有节,不能把曾局长得罪了。田大刀要么不去,要么不要说话,你那张臭嘴,说话太难听了。益杨县除了上青林,还有罗盘山也产石头,虽然他们的质量不如我们,但也能用,如果真的得罪了曾局长,麻烦大了。”

侯卫东给朱兵打电话联系了一下,朱兵便向曾局长汇报,约定第二天下午见面。

上青林公路修好以后,山上终于通了公共汽车,不过班次很少。每天下午3点从益杨车站发车,6点到达上青林场镇,晚上客车并不返回,停在老乡政府的小院子里面。第二天早上7点钟发车,10点钟左右到达益杨县城。

侯卫东、秦大江、曾宪刚、习昭勇和田大刀五个人,从上青林场镇上车,前往交通局,请求支付部分工程款。

上青林公路虽然是泥结石路面,胜在新近铺成,客车平稳快速,10点30分,一行人准时来到了交通局六楼会议室。这是交通局班子开会的地方,特意用来接待几位石场老板。

交通局曾昭强和朱兵早已商量好应对之法。

朱兵最先出现在会议室,他满脸笑容,手里拿着一包红塔山,道:“曾局长有点事,等一会儿再过来。”

他一边散着烟一边开着玩笑:“秦书记,好久没有见你。今天中午我在交通局找了一个高手,和你比一比酒量,上次到你们村里,把我喝惨了。”又道:“曾主任,你干脆买辆客车,跑运输也找钱,到我这里来办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