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发配青林山当“田坎干部” 原来是发配(第2/4页)

莫斯科不相信眼泪,青林山上也不相信眼泪。经过了一阵大吐,侯卫东肚子里已空无一物。空中飘来了阵阵回锅肉的香味,而且是蒜苗炒回锅肉,侯卫东甚至能够想象出半肥半瘦的肉片在锅中嗞嗞作响的声音。

受不了这个肉香,侯卫东回到了房间。可是房间里乱七八糟根本无法下脚,他心道:“世上没有神仙和救世主,只能自己救自己。”便果断地关上门,走向了陌生的上青林场镇。

一条青石板路从小院大门延伸了出去,很有古香古色的韵味,沿街的房屋里多是昏黄的白炽灯,也正因为有这些电灯,场镇才有了现代文明的痕迹。“真是没有想到,这一觉醒来就回到了解放前。”这是侯卫东的真实感受。

此时正是吃晚饭时间,各家各户都飘起了饭菜的香味。这个香味如此诱人,让侯卫东不断地咽着口水。走着走着,想着沙州市的繁华大街,想着小佳的音容笑貌,他又伤感起来了,眼睛有些潮湿。

转了一个弯,侯卫东认出了中午吃饭的餐馆。可是餐馆大门关得死死的,场镇上的人流只能让这家餐馆在中午营业,晚餐时间一律不营业。看到了这间餐馆,习昭勇、李勇、唐树刚、白春城、田福深等人的形象就在他的脑海里晃来晃去。

这些人的性格作风和沙州学院的教师同学大不一样,他琢磨道:“这个习昭勇很有些霸道,以后要和他保持些距离,观察观察再说。李勇是个粗人,田福深是个老实人,唐树刚是党政办主任,看来还有些威信,以后可以找机会和他接触。”

又走了几十步,他见到一名看上去老实巴交的中年人搬了一张藤椅,放在街道边,便上前问道:“请问,这里有没有餐馆?”

中年人有些诧异地看了侯卫东一眼,道:“这是啥时辰了,早就关门了。”青林老场镇平时很少有外人,中年人看着这人脸生得很,体格也颇为强壮,想着最近青林小道常有人抢钱,便心生了警惕,道:“你是干啥子的?哪家的亲戚?”

侯卫东在学院当过三年纠察队长,跟着胡处长也学了些察言观色的本领,见到中年人的神情,主动道:“我是青林镇政府驻青林山工作组的,今天刚来。”

中年人将信将疑地道:“原来是政府的人,没得晚饭?你顺着这石板路走,石板路走完,就是青林小学,那里有杂货店和一个小馆子。”

等到侯卫东走了,中年人把烟头往地下一扔,道:“想麻我,小子还嫩蒜。”他一溜烟地向着联防队员田大刀家里跑去。

侯卫东顺着石板路来到了青林小学,果然有一个杂货铺还开着,杂货铺名字叫做“青林小学综合商店”。货物还算不错,里面有电饭煲、水瓶等日常用品,还有饼干、方便面等食品。

柜台后面坐着有说有笑的两个女子,一个四十来岁,另一个二十多一点,年轻的女子相貌普普通通,微胖,穿着一件连衣裙,样子颇为时尚,看起来和上青林山的人不太一样。这两个女子看见有陌生人进来,惊奇地抬起头来。

侯卫东看了看,道:“买一个电饭煲。”

四十多岁的女子站起身,取了一个电饭煲。电饭煲牌子不错,是广东爱德牌,这有些出乎侯卫东的意料。

一旁的年轻女子突然道:“你是侯卫东吧,听李勇说工作组要来一个大学生。”

侯卫东见女子叫出了自己名字,很是惊奇,道:“我是侯卫东,才来的,你也是工作组的?以后多多关照。”从学校出来以后,多多关照已经说顺嘴了,见了这个女子,他还是顺口说了一句。

“你是当官的,我们怎么能关照你。”年轻女子笑了笑,介绍道:“这位是青林小学铁校长的爱人,陈大姐。”

陈大姐道:“我这里货很齐,生活用品都有,还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