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梦 追寻(第2/13页)

到周家一个月之后,她才见到她的丈夫。那是一个晴朗的早晨,她的婆婆——也就是周太太——牵着她的小手,把她带进一间十分雅洁的房间里。房子中,四壁都是书架,有一张巨大的书桌,上面养着一盆早菊。房里充满了药香,和一种淡淡的檀香气息,使人神清气爽。在一张紫檀木的大床上,斜靠着一个十八九岁的青年。周太太把婉君牵到床边,微笑着说:

“伯健,见见你的媳妇。”

婉君局促地站在床前,虽然年纪小,却已懂得羞怯,她模糊地明白,这个男人与她有着切身的关系,至于其他,她实在是似懂非懂。她垂首而立,不敢抬头。周太太轻轻地拍了她的肩膀一下,对伯健说:

“和你的媳妇交交朋友吧!我到厨房看看今天有新鲜东西吃没有。”然后,她弯下身子对婉君说,“这是你的健哥哥,陪他谈谈天,等他病好了,他才会带你玩呢!”

周太太走了出去,留下婉君在伯健床边手足无措地站着。好半天,房间里静悄悄的,什么声音都没有。然后,伯健伸手轻轻地托起了婉君的下巴。婉君被迫抬起头来,看到了一张年轻而俊美的脸,虽然清癯消瘦,却有对炯炯有神的眼睛和挺直的鼻梁。薄薄的嘴唇,很温和,很秀气。他审视着她,眼光里有着激赏和震惊。然后,他非常非常柔和地问她:

“你的名字叫婉君?”

她点点头。

“你几岁?”

“八岁。”她低声说。

“八岁!”他自言自语地说,“才八岁!”

他怜恤地望着她,默默地摇头,轻声说:“假如不幸我死了,这就是个最年轻的寡妇了!”他再度摇摇头,是对这种婚俗摇头。然后,他温和地拉起她的一只手,笑笑说:

“念过书没有?”

“爸爸教过我《千字文》和《三字经》,另外还念了《列女传》。”婉君说。

“很好,以后可以和仲康、叔豪一块念书,程老师教得很好,让他教你念念《千家诗》和《唐诗三百首》。”

婉君没说话,伯健拍拍床沿,示意让她坐上去。她坐了上去,初见面的局促已经好多了,伯健仔细地望她,赞美地说:

“你很美,很可爱!婉君,别怕我,我会说许多故事给你听,你喜欢听故事吗?”

婉君点点头,就这么一刻儿,她已感到和伯健十分亲切了。从这一天起,婉君开始和仲康叔豪一块儿念书。晚上,就到伯健房里消磨一两小时。伯健会考察她白天所念的,并细心地指导她。没多久,她就热爱起她的新生活来。

这天下午,婉君在她的房间里背《千家诗》,这是早上才教的一首七律:

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江上小棠巢翡翠,苑边高冢卧麒麟;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名绊此身。

她知道必须背出来,并把意义弄清楚,要不然,晚上伯健会不高兴。伯健对她,督促得比那个家中的西席程老师还严。正背着诗,窗外一个小影子一闪,叔豪趴在窗子上,脑袋伸到窗槛上来叫她:

“喂!婉妹,出来!我捉了两个大蟋蟀,斗得才好玩呢!快来看!”在周家,周太太觉得婉君尚小,距离和伯健圆房的日子还早得很,让两个弟弟叫她大嫂怪别扭的,所以仲康和叔豪都叫她婉妹,下人们则含含混混地叫她小姐,或是婉小姐。好在这家庭中只有三个男孩子,没有女孩,叫小姐,也不会和别的人弄混。

婉君开了门走出去,叔豪跑过来,一把拉住她的手就向前跑,穿过了月洞门,到了花园里,在金鱼池旁边的山子石下,仲康正蹲在那儿,用一株小草逗弄笼里的蟋蟀。叔豪叫着说:

“别把我的蟋蟀放跑了!”

“它们打累了,居然讲和了。”仲康笑嘻嘻地说,他有两道浓眉,这一点,和他的哥哥弟弟都不同。眼睛则是周家的祖传,大、黑而漂亮。宽宽的额,略嫌宽阔的嘴,整天嘻嘻哈哈的,有一股满不在乎的劲儿。婉君喜欢听他摇着脑袋念书,哼哼唧唧的,酸酸溜溜的,又带着满脸调皮的笑,使人看了就要发笑。程老师曾说:三兄弟里就以仲康的资质最高,叔豪是块璞玉,尚未雕琢,伯健则充满才气,超凡脱俗,与两个弟弟又不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