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九十四(第2/3页)

“可是西城的灾民就可怜了,他们只能喝上一些杂粮粥和窝窝头,灾民们已经够可怜了,可是西城那里还不给他们吃饱。”

胡珺儿知道,前几日,徐琳琅去太子那里,建议太子降低赈济灾民的粮食等次,太子却没怎么搭理她。

按照太子的性子,不搭理不应下便是生了气了,这样的时候,自己再夸一夸太子决策的英明,太子可不就会明白,还是自己最明白她的心意吗。

胡珺儿正等着太子过来夸赞自己,就听见一道女声穿来:“臣女徐琳琅,拜见太子。”

太子的目光投向徐琳琅:“琳琅妹妹,你怎么过来了。”

胡珺儿气不打一处来,她还等着太子夸赞她呢,都被这徐琳琅打断了。

徐琳琅看向太子:“臣女过来,是有要事相禀。”

太子道:“既是要事,就去大帐内说吧。”

太子说着,便往帐篷走去。

胡珺儿见状,忙道:“琳琅,你是要和太子说关于灾民的事情吧。”

徐琳琅道:“是关于灾情的事情。”

胡珺儿可怜巴巴的望向太子:“太子哥哥,我也日日都惦记着灾民的生计,我也能过去一并听一听吗。”

太子见胡珺儿一脸的诚恳,点了点头。

太子又对旁的几个少女说道:“外面天寒地冻的,你们几个也到帐篷里暖暖吧。”

几个少女自然是都跟着太子和徐琳琅移步帐篷里。

大帐之内,太子坐定,几个小宫女赶紧为姑娘们都奉上茶,徐琳琅还未来的及喝上一口茶,就起身朝太子行了一礼,开口道:

“太子殿下,臣女此次前来,和上次来的意图是一样的,臣女认为,此次赈灾,不同于往年,还请太子殿下节省使用赈灾银子。”

还没等太子开口,胡珺儿率先开腔:“琳琅,你的意思是,太子不会赈灾还用你教吗,你才过去帮着散粥散了几天,太子殿下却是赈过好几次灾的,太子行事,自有章法,不用你去教这太子怎么做。”

徐琳琅不理会胡珺儿,却对朱标说道:“太子殿下,上次我就同您讲过,这次灾情,恐怕和以往不同,您也知道,今年年景不好,除了两个地方发了大灾,还有别的地方,也不是水灾就是旱灾,灾情虽然不如长江中下游和黄河下游的灾情严重,却也耗费了朝廷的不少银两。”

“且如今不单单有内忧,还有外患,瓦剌发了雪灾,人说穷凶则生恶,怕是瓦剌过不好冬,会再去叨扰我们的北境百姓,到时候,北境又要不少银子。”

“欲是我们多头忙乱的时候,旁的外族,也越容易趁火打劫。”

“我们目前虽然还没有面临臣女说的困境,可是臣女认为我们也需要未雨绸缪起来,免得到时候措手不及,若是我们真的陷入了困境,灾民吃不上饭,应天府恐有动乱。”

徐琳琅一气说完,字字恳切。

太子没说话,只是沉思。

徐琳琅方才的那番话,提及了诸多方面,倒是不像是她这个年纪的少女能够考虑到的范围。

见太子未开口,李琼玉开了腔,道:“琳琅妹妹,你未免想的有点儿太多了,大明国力雄厚,不至于连个灾都赈不起,是你多虑了,既然说是赈灾,我们便着眼于把灾赈好,若是连赈灾一件事情都办不好,就更别说处理别的内忧外患了。”

“况且,我们哪里有你说的那些内忧外患,灾害和边患年年都有,是你刚来应天府,便以为听到的消息便是天大的事情,实则,根本没有你说的那般危言耸听。”

原本听了徐琳琅的话之后太子的主意还有所动摇,可是听了李琼玉的话,太子的念头便也改了,是啊,内忧和外患每年都有,并非只有今年才有,徐琳琅才刚到应天府一年,在她眼中,眼下听说的消息就都是天大的事情了,实际上,像这样“天大的事情”,年年都有发生,今年的赈灾情况只是比往年略微严峻一点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