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五十三(第2/4页)

今日自己的诗句远远的超过了李琼玉,终是能在诗会上博些才名了。

在徐锦芙心里,今日,李琼玉是她的陪衬。

魏国公府内的谢氏万万没有想到徐锦芙会主动上前题诗。

谢氏早就同身边的周嬷嬷、苏嬷嬷和徐锦芙一同讨论过,女儿家要有个长处,要有个好声名,但是若想着给徐锦芙传什么才名是万万不行的。

说学问好,徐锦芙每次考试名次都排在中间,众人有目共睹

说曲弹的好,徐锦芙天分不足,在人前一演奏便露了馅儿

说舞跳的好,徐锦芙哪里愿意花功夫练习,若在宴会上被叫上去跳一曲,便是自己打自己的脸了

说诗作的好,更是不行。

倒是也能找些有才学的人提前写上几句给徐锦芙用,可是应天府的贵人聚会,总是时不时的便要当场即兴作诗。

若是提前知道要作诗,徐锦芙还能应付一二,若是当场发挥,徐锦芙做的诗便贻笑大方了,且众人皆会发现她有备作诗和临场作诗水平差距太大,便会产生怀疑,这便更加得不偿失了。

应天府内,还没有谁敢随便伪造诗词才名的,这可是一件是骡子是马经常被拉出去溜溜的事情。

商量来商量去,也只有刺绣行的通了,刺绣是个花功夫的活计,可不需要当场演示给人看。

谢氏从未起过让徐锦芙在诗词上有什么才名的念头。

今日,徐锦芙竟然上去题诗。

“锦芙也要题诗了,平日里倒不见锦芙丫头题诗,今日竟然也要题几句。”曹国公世子李景隆说道。

常茂也颇为意外的瞧着站在屏风前的徐锦芙。

徐锦芙学问不好,常茂是知道的。

众人皆有些惊异,徐锦芙在人前题诗,还是头一遭。

平日里,自己在诗词终究是矮了别的闺秀一头,今日,便是自己扬名之时。

谁说一个诗词平平的人就不能偶得灵感出佳句了。

有很多诗人一生无甚佳作,却有一二首出彩,千古流芳。

徐锦芙提笔转身,在屏风上挥动狼毫。

记曹园宴

曹园宴,菊花酒

银筝女银台前倚银筝笑倚银屏

金钗客歌金缕捧金樽满泛金樽

东城花,九月柳

……

……

诗成惊四座。

满座皆被徐锦芙的文采所惊。

往日里,各家举办诗会,但是佳句难得,很少有诗能大放光彩,作诗作词并非难事,可是若是想做出李杜那般千古传颂的佳句,便是难事了。

今日徐锦芙所做词句造诣之高,甚至可以比肩南宋大才女李清照

一时满堂哗彩。

站在徐锦芙身旁的李琼玉暗了脸色,怪不得今日徐锦芙竟然邀请自己一同题诗,竟然是有备而来,生生的压了自己的风头。

不过李琼玉面上功夫了得,侧身向徐锦芙赞道:“妹妹所做之词今日最佳,姐姐望尘莫及。”

徐锦芙一笑:“今日诗会,我也是福至心灵,才写出了这几句。”

平日里,都是徐锦芙跟在李琼玉身后赞叹,今日,成了李琼玉赞叹了自己,徐锦芙心内好不畅快。

“魏国公府虽是将门,锦芙却有如此文才,实是让人敬佩,”南雄候府的大小姐奉承起了徐锦芙

徐锦芙心内欣喜,今日自己所做诗句,比起那些名句丝毫不差,想必是要在应天府,不,应该是整个大明传颂了。

“素日只闻锦芙在刺绣上颇有造诣,今日才知,原来诗词也是一绝。”又有姑娘赞叹道。

“是啊,已经好久没见有姑娘写出这么好的诗句了。”

“我朝刚刚开国,还没出个女才子呢,原是出在魏国公府了。”

在座的贵女们或真心或假意的赞叹道。

尽管有好几位心里泛酸,面上却依然装出十足真诚的样子赞叹道。

“徐二小姐这首徐园宴实在是高妙,在下已经背下来了。” 坐在公子哥一桌的宋江夏候府嫡长子冯诚站起身,远远朝徐锦芙作了一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