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三十(第3/5页)

饶是徐达再怎么对内宅的事情不上心,也能感觉出徐锦芙对徐琳琅的排斥。

按道理来说,既然徐琳琅回到了应天府,那徐锦芙就该去云鼎书院读书了,徐达想到徐锦芙在棠梨书院也呆惯了,便去跟身上求了情,让徐锦芙继续留在棠梨书院读书,徐锦芙却不曾理解徐达的苦心,仍旧不停生事,徐达对徐锦芙有些失望。

当着常茂的面,徐琳琅受了叱责,只觉大失颜面,哭哭啼啼的离了正堂。

谢氏没料到徐达是这反应,也不敢多言了,反正,也无需她多言,待到徐琳琅在清兰学舍待的时日久了,就算她不多说什么,国公爷和常茂也会知道徐琳琅到底有几斤几两了。

等到徐琳琅考了末名给魏国公府丢了人,国公爷可不要怪自己没有提醒过他。

待徐琳琅考了末名,国公爷也没脸向常茂提把徐琳琅嫁给人家了吧。

芷清苑。

徐琳琅正支使丫头们将后院的花盆搬开,腾出一大块空地。

徐达进了芷清苑,看到了这一幕。

见徐达走了进来,徐琳琅并一众丫头都停下手头的事情,向徐达见礼。

徐达有些疑惑:“你下了学不温习功课,搬这些花盆干什么。”

徐琳琅答道:“女儿想腾出一块空地,没事的时候练练剑,在濠州的时候,女儿跟着曾师傅学过几招,这时日久了,都快要忘了了,女儿想再练练。”

“父亲,你来芷清苑是所为何事。”虽然问了徐达,徐琳琅已经猜到了徐达的来意。

虽然叱责了徐锦芙,但是徐达终究对徐琳琅去读书之事还是有诸多的不放心。

教养子女,不能太过心软,需得严厉些才是,想必就是张氏待徐琳琅太过和软,才有了琳琅学问不堪的传言。琳琅再这般惫懒随性下去,如何能够配的上常茂那孩子。

“听说你执意留在了清兰学舍,还顶撞了严学正。”徐达就是过来兴师问罪的,虽然叱责了徐锦芙,但是并不代表徐达对徐琳琅读书的事情不上心。

徐琳琅面不改色:

“倒是也并非执意留在了清兰学舍,我通过了孙夫子的考试,便留在清兰学舍了。”

“我也并没有顶撞严学正,不过是和她说些我想留在清兰的想法。”

徐琳琅解释道。

“你刚从濠州州过来,功课自然是薄弱,最好是去清兰学舍,从基础的学起,不然确实会听不懂。”徐达说道。

徐达戎马一生,甚少安排内宅事物,这般安排,只想着会对徐琳琅的功课有益。

“父亲并未考过我的功课,怎知道我会跟不上。”徐琳琅反问。

这还用考吗,若不是这丫头功课差到一定地步,徐达也不会听到那些传言。

徐达自是不能直接将这话说给女儿,只道:“清兰学舍的姑娘多半已经在棠梨书院读了三年书,你初来乍到,怕是力有不及。”

“父亲此言差已。”

“我听说清兰学舍的蓝玉将军之女蓝琪瑶、冯胜将军之女冯玲珑与胡惟庸之女胡珺儿,皆是去岁才到棠梨书院读书,她们并未去墨竹学舍,而是直接留在了清兰学舍,现在,蓝琪瑶的功课在清兰名列前茅,并不比向来在棠梨书院读书的同窗们差。”徐琳琅答到。

蓝琪瑶名列前茅,自然不是徐琳琅今日在学堂里听说的。

今日在学堂里,压根儿就没有人和徐琳琅说话。

前世徐琳琅早在棠梨书院读过书,自然是知道蓝琪瑶功课极佳。

冯玲珑、蓝琪瑶和胡珺儿三人俱是圣上去岁才赐名的。

玲珑、琪瑶、珺儿,俱是美玉之意。

故而,现在应天府内,该是有“九玉”了。蓝琪瑶与胡珺儿俱是因为父亲蓝玉和胡惟庸深受圣上重视,便得了圣上赐名。

不过,蓝玉和胡惟庸虽然受宠,却还未被封为国公,不然,这九个名字里带玉的姑娘,便一同凑成“公门九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