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二十九(第2/5页)

因着这么一出,各家小姐也愈发轻视徐琳琅。

此时徐琳琅不会再找不到路了,毕竟这一世的徐琳琅,已经十分熟悉通往学舍的路。

小道的尽头,入眼一座假山,从假山两侧再往里走又是一道门。

门旁有几间耳房,是丫鬟伴读们等候自家小姐的时候歇息的地方。

徐琳琅嘱咐秋檀留在了这里。

“小姐你真厉害,第一次来就直接找对了路,要是我的话,非得绕迷路了不可。”秋檀对徐琳琅寻路的本事十分钦佩。

徐琳琅没应话,回之一笑,一人向学舍走去了。

学舍分为两间。

右边的那间是墨竹学舍,里面是些六岁左右的小丫头,左边这间是清兰学舍,里面是十二三岁的姑娘。

徐琳琅劲直往左边那间走去了。

徐琳琅十二岁,自然是该去清兰学舍的。

清兰学舍的少女里有好几个都在寿宴上见过徐琳琅,见徐琳琅也来了书院,也都看向徐琳琅。

徐锦芙看到徐琳琅寻了过来,有些失望,她迟到才好呢。

前世给徐琳琅指错路的妇人和前世一般正站在前面学舍前面的位置。

这妇人姓严,学生们称她为严学正。学正并非教授课业的夫子,而是干些给教课的夫子打打下手,安排课程,分发书本,检查学生课业的杂活的人。

真正教授课业的是严学正的表叔孙效儒。

孙效儒是有名的鸿儒,严学正沾了表叔的光,才得了这样的差事。严学正虽不是正经夫子,却也是能管理学生的,故而严学正在书院过的好不风光。

各家夫人都纷纷给严学正送些财物,为的是让严学正能在书院内关照自己孩子一二。

严学正挣着棠梨书院的束脩,又得着贵妇人们送的银子,连带着在夫家的地位也直线上升。

此刻,严学正也看见了走进来的徐琳琅。

看着是一张新鲜面孔,严学正心里当下便有数了,这便是魏国公府那位从乡下刚过来的嫡长女了。

谢夫人早给严学正送了百两银子,嘱咐严学正要好好“关照”徐琳琅。

“你是谁,怎么进这清兰学舍了,这般没规矩。”严学正神色严厉的看向徐琳琅,明知故问。

徐琳琅丝毫不受严学正吆五喝六的姿态所影响,大大方方的自报了家门:“学生徐琳琅,是魏国公之女,受家父安排,特来棠梨书院拜师求学。”

语罢,落落大方的向严学正行了一礼。

徐琳琅的应答和规矩让人挑不出一丝错来。

听到徐琳琅自报了家门后,严学正开了口:“原来是徐大小姐,那徐大小姐是走错地方了。”

“按年龄来说,徐大小姐确实是该在这清兰学舍,可是徐大小姐之前在乡下,怕是跟不上清兰学舍的进程,徐大小姐该去墨竹学舍学习,徐大小姐该出门右走才是。”

上一世,这位严学正在斥责完徐琳琅迟到后之后,便让徐琳琅去了墨竹学舍。

彼时的徐琳琅,被斥责的大气都不敢说,哪里还能想到反抗。

且当时的徐琳琅不知道清兰学舍的姑娘们究竟学到了什么程度,也在担心自己在濠州的学问不够,跟不上清兰学舍的课程,便乖乖巧巧地去了墨竹学舍。

已经十二岁的徐琳琅去了都是六七岁小姑娘的墨竹学舍,整个棠梨书院书院的学生都颇为鄙夷。

可后来的事实证明,徐琳琅在濠州的那几年的学识,甚至于远远超出了清兰学舍的各位小姐。

徐琳琅去了墨竹学舍,发现发现墨竹学舍学的都是《千家诗》、《百家姓》等启蒙读物。

而这些,徐琳琅早已烂熟于心。

徐琳琅几次提出要去清兰学舍学习都被严学正拒绝了。后来还是清兰学舍的孙夫子发现了徐琳琅的才学,才让徐琳琅到清兰学舍学习。

这一世,徐琳琅自信于自己的才学,再也不会受严学正摆布到墨竹学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