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约定(第3/5页)

按照继承法,对于突然留下的这笔资产,王瑶的父母、朱永平的父母和朱朝阳五个人都享有继承权,朱永平是独子,爷爷奶奶分的财产自然早晚都要给孙子,老人对财产看得很淡,表态他们俩有养老金,财产都归孙子。

王家人肯定也想多分钱,不过王瑶是隔壁县的人,他们估计明天才能赶到。

一说到王家人要来分钱,周春红就气不打一处来,忙问着方建平几人有什么法子,不让他们占便宜。

方建平等人显然早就商量过了,提出一个方案。

朱永平的财产中,工厂、房产、汽车这些都是固定资产,都没办法转移。但除此之外,朱永平的其他资产,都是可以提前转移掉的。

首先,要把工厂的有关资料、财务章、账目都控制起来,到时王家人要分财产,让他们上法院起诉,他们不知道总共有多少资产,而且他们是外地人,来这里起诉,注定是很被动的。

其次,朱永平除了固定资产外,手里还有个很值钱的东西,那就是工厂里的存货。

方建平几人知道,朱永平上个月刚收进一千多万的鱼,冻在冷库里,还没卖出。鱼是他们水产加工业的原料,是硬通货。现在他们几个旁边工厂的老板,想用半价收了这批鱼,这钱不打工厂的账户上,而是私下打给周春红。尽管半价卖掉硬通货很不划算,但事急从权,这笔钱是完全给他们的,不用分给王家。

方建平当场就拿出了一份协议,说如果觉得没问题就签了,他派人今天连夜把货都拉走。朱朝阳觉得协议没问题,唯独担心工厂这么多人,会不会有人告诉王家说当晚厂里的货就被人拉光了。

对此,方建平有经验,他拿出了提货单,盖上永平水产的章,对外就说这批货是他存放在永平水产的。他们水产行业遇到进货太多时,常会租用旁边工厂的库房存放,现在朱永平出事,他当然要第一时间把货拉回去了。有盖了章的租赁凭据,还有提货单,再加上以前业务往来的租赁手续,他们对这套流程很熟,保管没问题。他明天一早就会把货款打到周春红账上。

方建平厂子规模比朱永平的大得多,专做出口,他是镇上有头面的人,不可能为了坑他们几百万把脸丢掉,他说的话自然没人怀疑可行性。于是朱朝阳在协议上果断地签了字。

最后零零总总地算下来,朱永平这家工厂到时卖出,估计不会超过两千万,还掉银行一千五百万的欠款,实际所剩也不多,加上几处房产、车辆和其他资产,最后大致计算了下,朱朝阳一家实际能分到一千多万,王家顶多拿走几百万。

财产怎么处理的问题,在一干人的商量下敲定,方建平等人连夜拉货,当然了,以后王家上法院起诉财产分配时,方建平等人还会给朱家提供各种帮助。剩下各项善后工作,自然一步步来。

总之,这是朱朝阳感觉天翻地覆又对未来新生活充满期许的一个长夜。

72

今天的调查依旧毫无进展。

大河公墓旁有路过的老农前几天就注意到孤零零停着的那辆车了,不过并没留意车子是哪天来的,开车的是谁,更没留意最近有什么可疑人员经过。

公墓附近本就地处偏僻,八月大夏天的,谁没事来公墓溜达啊。所以朱永平夫妇的这起命案,注定是找不到目击者的。此外,警方对附近进行较大范围的搜查,始终没找到作案工具。这下连物证也没有。

专案组一晚上开会讨论,对这起命案的侦查极不乐观。别说这起没人证没物证的案子,上个月少年宫奸杀女童的案子至少物证翔实,DNA都有,可案子办到现在,渐渐成了死案。

夏季本就是最不适合工作的季节,警察也是人,炎炎夏日,满地头跑一圈问别人是不是见过可疑人员,在得到一个又一个失望答案后,只过一天,斗志就被消磨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