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发疯的太医(第2/2页)

如果医生对病人也能有将军上战场的心态,大概庸医杀人这类事情就要会少很多了。

当然,每个大夫要能顺利退休也是身经千战了。

要说此书,以此为例,也有合理的地方。

当然,有些看着就颇为传奇了。

比如,书中提到为了治疗徐辉祖的疯病,用犯人进行人体试验。

徐辉祖确有其人,是魏国公徐达之子,建文帝的兵部尚书。金庸在《碧血剑》中曾提到过他,甚至把建文帝的复兴宝藏都藏在了小徐的宅子里。徐辉祖忠于建文,成祖惩处建文余党追上门来,小徐拿出朱元璋赐的丹书铁券闭门不纳,称“我父大功于国,子孙免死”。因为成祖当时地位微妙,瓜蔓抄抄得人心不稳,“软的更软,硬的更硬”,干脆便对徐未加惩处,以收买人心。

这样镇定清醒,意志坚定的一个人,真疯的可能性很小,为了避免家族迫害以后装疯的可能性倒是有的。所说刘纯治疗徐辉祖是在仁宗年间,既然刘纯是死于永乐年间,这件事当然子虚乌有。

而且,所谓用犯人进行医学研究的说法,也不大可能。王莽解剖了一个叛逆,(匡章?)被作为反面教材教育了一千多年,名医王清任为了看看尸体的结构只能走盗墓贼的路子,这刘纯搞大规模活体实验的事儿(据说持续了六十六年,实验完了还剩五千犯人),据说还用了不少犯官制造花痴和阳痿,这些史书中均没有任何蛛丝马迹,怎么可能?!

虽然如此,我依然觉得此书中这一段写得饶有趣味,不在治疗,而在制造疯子。

书中记载,要治徐辉祖的疯病,刘纯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没有足够的疯子可以拿来研究,那怎么办呢?只好用犯人制造疯子。

装神弄鬼吓唬,看杀人,吓疯的倒是不少,不过大多事过境迁也就痊愈了,和徐辉祖一疯十几年的情况不一样——废话,要是他装疯的话一直疯下去也是有可能的。

最后刘纯想出了办法,主要是两招。第一招是击鼓传花,第二招是背书。

有看官说了,大伙儿上学的时候谁没玩过击鼓传花的游戏啊?谁没有背过书啊?兄弟似乎依然很正常嘛,这两样和疯病有关系吗?

本来是没关系的,让刘太医一搞,就有关系了。

先说击鼓传花,游戏规则和我们在学校里头玩的一样,问题是中彩之后的奖励不一样,学校是谁拿了花谁出节目,刘纯实验室呢?是谁拿了花就让身后的番子一阵痛打。

……

这招儿就够绝的了,还有比这更绝的。

刘太医选中的实验对象都是文盲,却要求他们每天背诵大段文章,背不下来,就让番子用皮鞭抽打。

而且是白天背书,晚上击鼓传花做游戏,轮流着来。

结果如何呢?开始有犯人受不了折磨,大喊:“打死我也不背书!”让刘纯当场派人打死一个,于是全体肃然。

那就只好背书了。

结果,半年以后,全疯了。

虽然故事几近传说,但能想出如此损招的,绝对是个人才,尤其是背书让人发疯,一般人绝对想不到书居然能有这样的功效。

看来,书这种东西,如果把握不好,实在是个很凶险的事情。

忽然想到,有记者问起“刘太医”书里若干不明之处,回答曰:“你不信不看我的书不就完了?”

看来,刘太医蛮善良的,不听劝的话,连后果都在书里写给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