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与学部委员(第2/2页)

教授们认为学生过分,无理取闹的不在少数,因为这位先生的学术水平被公认不错。然而吴有训先生认为错误在老师,因为这位教授虽然会搞科研,但不会讲课。吴有训先生于是给罢课学生亲自讲课,用婚姻关系讲电子学,学生们大为倾倒。那位教授原来有些不服气,这时也心悦诚服。

有很多人记得吴先生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傲。这个“傲”的含义应该是“傲骨”,比如吴有训先生出席叶企荪先生的追悼会,听到悼词说得轻描淡写,先生不顾满堂宾客,拂袖而去。在学术上先生并没有这种傲气,有人用苏联说法讲“康普顿一吴有训效应”,吴先生说这主要是康普顿搞的,直接叫康普顿效应就好。

倒是吴先生的弟子中出了一个余瑞璜余先生(后来也成为科学院院士,中国X光事业的开拓者),是真正傲气的。“文革”的时候作为反动学术权威,余先生被打倒。批斗余先生时,红卫兵拳打脚踢,把先生打昏过去,又用凉水泼醒。余先生醒来,听到红卫兵正在讲“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先生挣扎着说——这话不对,不要说三个臭皮匠凑在一起,三十个凑在一起,他不学还是不如我一个人懂物理!

余先生的骨头硬,所以吃了不少苦。余先生有个儿子,经常被抓去陪斗。一天批斗完毕,却怎么也找不到余公子。最后,在一座大楼的楼顶上发现了他。

你到这儿来干吗?发现他的人大吃一惊,生怕这孩子想不开。

余公子放下手中一本书,抬头道——整天批斗,我都没个地方念书了……

◎吴有训先生铜像

原来他是躲到这里看书来了。

后来,余公子成了杨振宁教授的高足,因为成就斐然,人称——“金牌研究生”,现在也是物理学界的一位出色学者了。

看来杨振宁先生虽然对老师不满,自己做先生还是很称职的。

倒是有另外一位先生,在中国科技大学差点儿被哄下台,此人就是严济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