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春闱(第3/4页)

杨宛清虽说在京中找不到好人家了,但是未尝不可嫁到外地,只要杨知愿意,完全可以找一个家境殷实的人将杨宛清嫁了,而不是入大皇子府为妾。

靖北侯说完后,也不理会一脸不敢相信的老太太,吩咐好下人照顾好老太太后,便直接离开了。他这位母亲心中根本就没有他,若是有他,就不会在他长子新婚后的第一天闹这么一出。

忙碌了一天,直到傍晚,陆若华才有时间回到自己屋内,翻看起书籍来。

“春风。”陆若华唤道。

“县主。”春风听到陆若华唤她,赶紧进了书房。

“将我写好的作业准备好,明天我该去师父那里上课了。”陆若华对着春风吩咐道。

“都收拾好了,您放心。”春风应道。

第二日,陆若华将萧太傅这些日子布置的课业交到萧太傅手中。

“不错,这些日子你虽然钻研农事,但这功课也没有落下,反而很多见解都进了一步。”萧太傅满意地道。

“多谢师父夸奖,这些日子我和庄户们相处,觉得我之前对于民生疾苦的想象太简单了些,这些日子有了很深的体会。”陆若华感悟道。

“所以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只有经历的多了,你才能有更深地感悟。”萧太傅点了点头道。

“所以,你有没有想过出去走走?”萧太傅看着陆若华问道。

“出去走走?”陆若华听到这句话有些愣住,想了一下后,问道:“是游学吗?”

“正是。”萧太傅对着陆若华道:“只有见过山川,你才只道何为雄奇壮丽,只有游遍各地,你才能体悟民俗民情。再者,你钻研的农事,你自己也说过,这南北方差异巨大,难道你就没有想过去南北各地都走走转转吗?”

萧太傅看着陆若华沉思的样子,摆了摆手道:“这个不急,你可以回去认真考虑考虑,回来告诉我就好。”

“是。”陆若华点了点头,这件事确实急不得,若是出去游学,她首先要争得父母的同意,毕竟一个女子出门不是很方便。

“眼下京中最热议的事情是什么,你知道吗?”萧太傅问道。

“是秋闱吧。”陆若华答道。

“不错,正是秋闱。”萧太傅捋了捋胡须道:“秋闱还好,重要的是明年春天的春闱,你就是出去游学,最好过了春闱和殿试再走。三年一次的春闱,能让你学到很多。”

“弟子明白。”陆若华点了点头道。

“如今秋闱在即,这过后就是春闱,大家现在的目光都放在这春闱上。”萧太傅问道:“你知道朝中的人都盯着什么吗?”

“可是春闱的主考官?”陆若华想了想问道。这历来春闱的主考官都是各方势力争夺的焦点。在大燕,春闱又礼部负责,所以又称之为“礼闱”,主考官被称之为总裁。

虽然春闱由礼部负责,但是主考官并不是出自礼部,而是由皇帝亲自任命两名除阁臣外的三品以上大员负责。

但是这两人的人选,每届春闱之前都会争论不休。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主考官牵连的事情太多。

春闱被录的人,被称为贡士,而主考官会被这些贡士们称为座师,但一个师字,就足以看出这主考官的地位了。如进士们称自己为天子门生一样,这些贡士也是其座师的弟子。所以每一任主考官都会收入一大批门生,依照大气的会试录取名额,这些门生会在三百人左右。

能有三百个门生入朝文官,其日后的影响力可见一般了。只这一点好处,历代的主考官便是朝中大臣争相抢夺的位置。但是选出这二位主考官,却要考虑地太多,地域,出身,户类,年龄,官职,门阀,姻亲,故旧,派系等等太多的因素,所以,每当选着主考官的时候,也是帝王最头痛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