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章(第3/4页)

如果时间到了请打断我。

已经过了?……

你太体谅了。

好的,我一定。

差点忘记——你让我记下的心里闪过的念头。不全。

我画得很糟。

我是你今天最后一个访者吗?

我得告诉你这件事了,它是我父亲,贺叔叔,我,我母亲,我们生活中标着最醒目记号的事。就是那个耳光。

我或许已经提到过,或许没有。

我印象中,我父亲和贺叔叔是谁也离不开谁的朋友。

离不开是他们友情的根本。比“好”、“亲密”要深沉得多,类似生物概念的相互寄生。从达尔文进化论派的心理学观点来看,人和一切生物间的依存关系,是相互的开发利用、相互投资,一切生命间被视为价值的,是可开发可投资的潜能。友情和爱情,都是以开发和投资为主导的。

你们都知道中国大陆一九六六年到一九七六发生了什么。文化大革命。前面要加上“史无前例”“无产阶级”。

没有目睹的人想象它是个巨型卡通片,亿万人的动作,行走,挥拳头都特征化得成了卡通,滑稽的快,缺乏来由和逻辑。

既然你们大致了解文革中的中国人干了些什么,我就不多介绍。只摘取那十年中的一两个细部,给你看是个傍晚,很好的一个傍晚。初夏的风哆嗦着白杨叶片。批斗会的标语从一棵杨树牵到另一棵杨树上,组成一个排楼状。贺一骑三个字被缚在红色歪斜的十字架上。场景就是这样。

指控太多了。其中之一是“反动作家”。

批判会场是木板搭成的临时舞台,没人可斗时它也不荒着,十五六岁或五六十岁的红卫兵在上面唱歌、跳舞。

这样一个舞台。这样高高架在“艺术家协会”红砖大楼的门口。贺叔叔胸前垂吊着有他名字的木牌,长久的鞠躬。被他领导过的艺术家们一个个上台去,朗读讲稿,不断伸出食指,措向舞台中央的贺叔叔。贺叔叔仍是他几年前在朗诵会上的那身海军蓝,钮扣丢了两颗,前襟被鼻子流出的血涂黑一片。干净笔直的头路没了。

就是一半留发,一半剃秃。外形不美,心理上十倍的不美。

我也是一名观众。常常是观众。看歌舞,看演说,看人兑换毛主席像章。飞机制造厂停工,有足够的铝去铸像章,越铸越大,大得可以做一面盾牌。我现在看着贺叔叔仅剩的头发被人扯住,面容被扯成了一个陌生者、他忽然看见了观众中的十五岁少女。是我。他不知道这少女该不该来观看。他还想对她笑一下,表示他并不和人们一般见识。不那么大不了。他没能做到,给我看到的是那满腹委屈满心屈辱。他没看见我爸爸,右手深插在外套口袋里。

那只手捏着兜里掖藏的几页批判稿,像当年贺叔叔的手抚摸着找爸爸替他写的小说,横竖拔不出来。不少作家都“造反”了,花白头发,肚子微腆,臂上宾着红卫兵袖章他们爬上舞台,如京剧中老生那样抖抖的指头将贺一骑数落着。

许多崇拜贺一骑的读者们特地赶来,从远郊来的人自行车上蒙一层厚尘如出土文物。崇拜者们聆听一个个默默无闻的作家念批判稿。贺一骑也好,作家们也好,从此都卸了妆。如此地当着大庭广众,在舞台仁隆重地一点一点地卸妆。

我爸爸和所有造了反的作家、美术家、音乐家站左一堆,也戴红袖章,却不好好地戴到位置_上,让它聋拉到袖管口。我讲过我爸爸一向的装束:料子是祖母遗留的,设计是他自己的。总是与他存在的时间、空间有一点差错。

已经不伦不类,再加一个位置不对的造反派红袖章。他既不愿意放弃个性建树,印象的制造,又企图同化于集休。

我爸爸,看看他那副样子,面色苍白,神经质地眨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