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章(第2/5页)

这就是为什么我找到了你。

舒茨教授给了我一个册子,上面有本市二百多位心理医师的名字。拨一早上电话,只有你声音中有种关怀。你没有张口就问我有没有医疗保险。你的价钱也合适我。

是我们的系主任。我们在约会。

想是看过。六十多岁,该同各个专科的医师有过交道吧。否则他不会建议我来你这儿。

告辞了。这是诊费。九十元。

你答应二十元的折扣。

还行,谢谢。

是吗?其实我并没睡好,不过谢谢。你看去也挺好。

这是刚才那个小姑娘摆的吗?这儿,把巧克力埋在沙盘里了。她几岁?

比那时的我大一点。健壮多了。那些年里,我飞快地在懂得事情,我只知道贺叔叔是爸爸最好的朋友,常会同爸爸一同回家来。只知道他的妻子是个县长,在一个一夜火车之距的遥远陌生的城镇。只知道贺叔叔不露面的时候是去妻子那儿探亲了。我妈早已不拿贺叔叔当客人,一面同他打招呼一面把一只热水袋继续揣在衣襟下面的胸口。

她的病因不明的发冷已深得原谅。他还是伸展双腿从栅栏上一迈而过,直接把我的脑袋楼进怀里,揉一阵。他身心中有那样的快乐。

我必须先告诉你贺叔叔这个人。

我讲过,他个子很大。他玩笑说那是乞来的百家饭催的。他腿上、脚踝都有狗咬的疤;他握着我的手指,去碰过它们。他巨大一个手把我八岁的手攥住,只留我尖细的食指在外面,使劲而轻微地触碰那浮雕般的伤痕、然后看着我半是恐怖半是恶心的满足,他留一个清爽的发式,一个总存积三两日胡茬的下巴;哪里都显得坚定,快乐。对了,在一本英文的中国当代文学史上,有一页是写他的:十八岁开始扫育,二十岁成了小说家;他不识字时编的打油诗常常被刊在鲁豫解放区的油印小报上。后来打油诗又成了抗日代表作给印到小学课本里。我印象中的贺叔叔是个太阳。喝多酒他会讲乞丐的故事。他成了八路军的小兵还偷行军干粮给他仍在乞讨的母亲送去。他会忽然一口乡音,眼神温存哀婉。

贺叔叔一生中惟一亲手动笔写的小说《紫槐》就是他和母亲的关系。我是这么猜想。是个非常残忍非常非常罪恶和优美的故事,我会在某一天好好给你讲。

那个时候,我常常猛不丁地,朝正与爸爸低声谈话的贺叔叔瞥去目光,想看清他故事中的主人公在他哪一抹神情、哪一个举手投足、哪一束微笑和愁眉中。

贺叔叔和爸爸经常那样低声交谈。有时爸爸在绝望辩解时,贺叔叔会从他方正的衣袋里抽出一叠纸,然后用手指戳点这处那处同爸爸说着。我以后知道那是我爸爸的一篇杂文,叫做《儿不嫌母丑》。“儿”与“母”的关系,喻指公民和政党。“儿”可以接受丑陋的“母亲”,但绝不容忍她的堕落。我爸的眼珠子逐渐空白,焦距彻底散开,希望彻底泯灭。

我一生对我爸的同情都源于此刻。

我十一岁那年,知道了爸爸和贺叔叔究竟是怎样一种朋友。

还在贺叔叔同我爸熟识之前。他还在省委负责宣传。一个有权力有名望因而显得极其有力量的男人。也显得性感,以我现在已有了情场世故的眼光去看。权力之一是审查每个作家的政治态度,政治言论。政治言论恶劣的,叫做右派。爸爸那篇《儿不嫌母丑》,尽管语气温良诙谐,底蕴一目了然,那样的敌意和杀伤力。危险的天赋,在我爸体内。加上爸爸的血统和背景,以及一九四八年问世于上海的嘲讽短剧。

你已经知道了;会有什么前景。

叫做“反右倾”运动,举国动员。

我爸的案情被送到省委。正是贺叔叔一手接过、核审的。贺叔叔和爸爸正在接近,彼此生出一种奇异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