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卷 第十九章 论信仰自由(第2/2页)

在宗教方面,他是很恶劣的。他抛弃了我们的宗教,故得了个“背教者”的绰号;可有人说他从来就没信过基督教,只是为了服从习俗才佯装相信,直到他成为罗马帝国的皇帝,我认为这个看法似乎更有道理。他对自己的宗教却似着了魔一般,连他同时代的和他同一宗教的人也都耻笑他。有人说,假如他打败了帕提亚人,他会把世界上的牛杀光宰绝,用来献祭他的神祗。他也深受占卜术的诱惑,为任何方式的预言大开绿灯。他死时,特别对神祗表达了他的感激之情,感谢他们没想对他突然袭击,而是早就告诉了他死的地点和时间,也没让他像无所事事和体弱多病者那样死得没有骨气,受长期痛苦的折磨;他们认为他有资格像这样体体面面地死去,死在胜利的途中,死在荣誉的巅峰。他产生过和马库斯·布鲁图同样的幻觉,他在高卢时,那幻觉就出现过,后来,在波斯,当他奄奄一息时,又出现过。

有人说,尤里安感到死亡来临时说:“你赢了,拿撒勒人[7]”;另一些人传说:“你高兴吧,拿撒勒人”;如果我那些证人相信他说了这些话,一定会在他们的书中提到,因为那时他们就在军营中,对尤里安临终时的每个动作每句话都看得一清二楚。其他一些传说也都是无稽之谈。

现在来谈主题。马切利努斯说,尤里安心中早就酝酿异教了,苦于他的军队都信基督,未敢表露。后来,他觉得自己已是天下无敌,便敢公开心中所想,建造了许多神庙,想方设法确立偶像崇拜。为达到目的,当他在君士坦丁堡看到民众四分五裂,基督教高级教士同室操戈,就把他们召进宫来,诚恳地劝导他们缓解内部分歧,人人自由自在、坦坦然然地侍奉各自的宗教。他竭力怂恿他们这样做,希望以此来增加派别,扩大矛盾,阻止他们团结起来;如果他们协调一致,和睦相处,就会有更大的力量来反对他。他用有些基督教徒的残忍,来证实人是世界上最可怕的动物。

这就是尤里安皇帝大概说的话。值得注意的是,他利用宗教信仰来煽起矛盾,引起混乱,而我们的国王却用宗教信仰来平息叛乱。一方面,我们可以说,让各派自由地保持各自的看法,其实是在散布不和;既然没有任何法律来约束和阻止不和发展,那就等于在为不和推波助澜。但另一方面也可以说,让各派自由地保持各自的看法,是削弱和松懈这些派别的最简便做法;派别越希罕,越新奇,越困难重重,他们的针尖就会磨得越细越尖,反之,就会失去锋利。然而,为了尊重国王们的虔诚,请相信,既然他们没能做想做的事,就装出了愿意做他们可能做的事。

[1] 尤里安(332—363),古罗马皇帝(361—363)。他深受新柏拉图主义的影响,即位后公开宣布与基督教决裂,下令恢复罗马原有宗教并重建其神庙,故被基督教会称为“背教者”。

[2] 指古代君主在赋税以外征收的钱。

[3] 马切利努斯(约330—395),罗马最后一位大史学家。他的著作是罗马帝国后期历史的续编。

[4] 卡尔西登,今称卡德柯伊,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省。原为公元前七世纪梅加拉人建立的一个殖民地。公元前一三三年归属罗马人。

[5] 君士坦提乌斯二世(317—361),为罗马皇帝(337—361),三六一年,驻守高卢的凯撒·尤里安举兵叛乱,君士坦提乌斯被迫回师西征,行军途中病倒,死于军中。

[6] 伊巴密农达(公元前410—前362),希腊政治家、将领,在战场上负伤身亡。

[7] 拿撒勒人原指巴勒斯坦境内拿撒勒城的土著,后来成为基督教《圣经》中对耶稣的一种称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