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卷 第三十九章 关于隐退(第4/6页)

在隐退的生活中应该选择的,是不费力也不乏味的事情。否则的话,我们主动寻求这种生活就毫无意义了。这取决于每个人的个人爱好:我的爱好根本不适宜于管理家政。喜欢这样做的人应该做得适可而止。

要作财物的主人,勿做财物的奴隶[17]。

——贺拉斯

按照萨卢斯特的说法,家政管理实在是一种卑贱的事情。其中有的部分,像操持园艺,倒是有些道理。色诺芬说居鲁士就曾操持过。我们看到,有的人全身心地投入这种低级、下贱、紧张而又充满不安的操劳,有的人则采取根深蒂固的极端的懒散态度,对一切都 听之任之。在这两种极端的做法之间,也许可以找出一种折衷的办法来。

德谟克利特[18]任凭羊群吃他的麦子,

他的心思远远地悠荡出他的身躯[19]。

——贺拉斯

还是让我们听听小普林尼关于隐退问题给他朋友科尔奈流斯·卢夫斯的劝告吧:“我劝你在你现在过着的这种平淡而懒散的隐居生活中把这种低贱的操持家政之事留给你的下人去干,自己专心致志读点书,从中得到点完全属于你自己的东西。”他这里指的是名望。他的心情同西塞罗一样。西塞罗说过愿意将自己引退的时间及政务的空闲用于写作以获取不朽的生命:

一旦无人知道你有知识,

你的知识岂非等于零[20]?

——佩尔西乌斯

既然谈到了要从世上引退,那么睁眼看看世外的情况似乎是有道理的。有的人只是做了一半。他们的确为将来的隐退作出了安排。但这种安排的成果,他们按照一种可笑的矛盾逻辑,指望在引退之后,依然从尘世中获取。那些出于宗教的虔诚寻求隐退的人,心中装着对于上帝允诺的来世生活的坚定信念,他们的想法要合理得多。他们心中有上帝,这个无限善良、无所不能的形象,所以心中的愿望可以在上帝那里自由地得到满足。悲伤、痛苦对他们有利,可用来祈求健康和永福;死亡符合他们的愿望,是通往完美境界的阶梯。他们法规的严酷很快可以由习惯来抵消。他们不允许有肉欲,所以肉欲就被排斥和平息了,因为肉欲只有施行才能维持。追求幸福不朽的来世这个唯一的目的,光明正大地要求我们放弃我们今生的舒适和幸福。谁能真正持续地在心中燃起这强烈的信仰与希望之火,谁就在隐退中为自己造就了超越任何别的生活的快乐而又美好的生活。

所以,对于他的劝告的目的或手段,我都不以为然。事情还是一样糟糕。读书跟其他的事情一样费力,一样损害健康,而健康是要首先考虑的。我们不应被其中的乐趣弄昏了头,那操持家政的、贪财如命的、寻欢作乐的以及野心勃勃的人,就是被这样的乐趣断送的。先哲们多次告诫我们要谨防欲念伤人,要区分真正美好的乐趣和夹杂有较多痛苦的乐趣。他们说,绝大多数的乐趣就像被埃及人称为“腓力斯人”的强盗一样,讨好和拥抱我们为的是将我们掐死。如果我们喝醉之前就感到头痛,就会提防喝得太多。但是那快感为了蒙骗我们,自己先行一步,却将它的不良后果隐藏在身后。书是讨人喜欢的,但如果读多了到头来贻误我们最为宝贵的欢乐与健康,那就丢下不要去读。我同意这样的意见:那是得不偿失。有的人有点病老觉得身体虚弱,最后强迫自己求助于药物,并且让人给自己人为地规定某种生活制度一直照着去做。对于公共生活感到厌倦无兴趣而引退的人,也应该按照理性的法则去组织生活,经过设想和推理来安排和料理生活。他事先必须丢开任何种类、任何形式的工作,一般应避免妨碍身心宁静的感情冲动,并且,

选择最适合自己性情的道路[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