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卷 第三十八章 我们为何为同一件事又哭又笑(第2/2页)

——卢克莱修

我们的心灵也是这样,以各种方式悄然发出它的巧思妙想。

阿尔塔巴努突然来到侄儿泽尔士的身旁,责问他怎么突然间变了神态。侄儿正在观看他那特别庞大的军队渡过赫莱斯蓬托[6]海峡去进攻希腊。看到成千上万的人为他效力,他先是一阵高兴,脸上流露出活跃的欢快,可他同时又突然想到,至多在一个世纪之后有那么多的生命将要消失,便皱起了眉头,伤心地掉下了眼泪。

我们坚定不移地去洗刷我们受到的屈辱,并且为胜利而欢欣鼓舞,现在我们却为之哭泣。我们并不是为此而哭。事情没有任何改变,只是我们的心灵在以另一种眼光看待事情,从另一个侧面去回顾它。因为每件事情都有好几个侧面,好几个方面。亲情、从前的交往和友谊都会影响我们的想象,会根据各自的分量在此刻激励我们的想象。但是,它们的整体形象却忽隐忽现,使我们无法把握。

快捷迅速,莫过于

思想的闪念、行为的开端,

故思想之快,超过任何物体,

因为物体看得见也摸得着[7]。

——卢克莱修

由于这一原因,我们若想在这一堆盘根错节的事物中让其中之一保持不变,那就想错了。当蒂莫莱昂[8]为他犯下的出于高尚动机经过了深思熟虑的谋杀而哭泣时,他不是为祖国恢复了自由而哭,也不是在哭一个暴君,而是在哭他的兄弟。他履行了他的这部分义务,我们就让他履行那一部分吧。

[1] 原文为拉丁语。

[2] 原文为拉丁语。

[3] 原文为拉丁语。

[4] 原文为拉丁语。

[5] 原文为拉丁语。

[6] 赫莱斯蓬托海峡,即现在的达达尼尔海峡。

[7] 原文为拉丁语。

[8] 蒂莫莱昂,(公元前410—前337),古希腊政治家,他的兄弟蒂莫芬是科林斯城邦的暴君,他为恢复民主而将暴君除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