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第4/4页)

要是老友知道了边关将士的喜讯,一定会原谅他的。

镇国公在心中劝了一番自己,心安理得的回府了。

他不提,闻茵就放心了,赵昱也赏赐了不少东西下去安抚文家。还真被闻茵说中了,连着好几日上早朝时,他都能接受到文丞相沉默的视线。眼中虽然没有恨意,可却让赵昱冷汗直流。

好在文妃出宫之后,在护送之下,也顺利到了江南。

出了宫,她就不是文妃了。

哪怕是文嘉月推拒了,可闻茵还是给她安排好了在江南的住处,连仆从都给她找好了,她直接带着夏枝住了下来。

而江南那一间书铺也开了起来。

京城里的书铺是赵昱从御书房里搜罗出来的书,还有京城百官主动捐赠,才有了这样一个书铺。江南的也是有江南百姓捐赠,赵昱临走之前与当地官员吩咐了一声,又亲自提笔写了牌匾,甚至还自己主动掏银子买了不少书放在书铺里,他一开头,江南的官员富商也是纷纷响应,各捐出了不少,才有了那样一个书铺。

如闻茵所说的那般,文嘉月当真是适合做此事。

她离开京城之前,就拜托闻茵搜集了一些关于京城书铺的一些事情,在到江南的路上,仔细翻阅看了,也打听了不少关于开铺子的要事,等到了江南之后,更是亲自走遍了江南的每一处地方,观察江南的风土人情。等书铺开起来时,来借书的书生很多,十分热闹。

这或许是她未来要奋斗一生的事情,文嘉月头一回这样认真的做一件事情,她也生怕自己会做不好,连累了闻茵和皇上。她到了江南就变得十分忙碌,可心中却越来越充实,眼中也越来越亮。

她不知道这是不是她想要做的事情,只是看着书铺开起来,看着书生们进进出出,看着许多寒窗学子因这个书铺的存在读书更加方便,心中便忍不住高兴。

江南刚受过水患,许多地方遭了灾,她有空也去帮忙。

她在江南适应的很好,也或许是有闻茵帮助,她也没遇上什么太坏的人,偶尔书铺中有什么摩擦,都是读书人,也都讲道理,至于不讲道理的,书铺里自然有打手。

她尝试了一个人生活,一个人做选择,虽然比从前过的艰难一些,却并没有觉得不好。不再是事事都听别人的,偶尔也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时,也不会听到反对的话。

在江南适应下来之后,文嘉月就给京城写了信。

她在信中写明了这些日子的生活,也让文丞相文夫人不要迁怒闻茵,信写了很长很长一封,然后才寄了出去。

等信到了文家时,见着了死而复活的女儿的来信,文夫人险些被吓晕过去。

等拆了信,知道了原委,文夫人才松了一口气。

与女儿死了相比,女儿叛逆一回去了江南,也并没有什么不好的。

虽说她对女儿抛头露面管理书铺一事颇有微词,可见文嘉月信中写的十分高兴,也就只好没有多说什么。相比起女儿的死讯,她还是宁愿听到这个。

至少文嘉月入宫后,她从未见女儿如此快活过。

只是可惜,日后女儿却不好回京城。不过这也没关系,文夫人看完信,就已经飞快地决定好要收拾包袱去江南看女儿了。

闻茵也接到了她的信。

见她过的好,闻茵就放心了,也没忘记给她写回信,望她能在江南找到合心意的,能够与她一生一世一双人的如意郎君。

她的文姐姐这样好,一定会有许多好公子喜欢的。

作者有话说:

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