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曳的玉米(第2/2页)

中国是稻米文明的国家,“米”字充满生活的各个角落,文化里流淌着稻米的血液,“稻香楼”“麦浪阁”之类的雅称随处可见,我不熟悉南美文学,不知道有没有关于玉米的类似的字眼。然而,在这里,我才真正感觉到玉米的美,不仅那灿若繁星的玉米粒,生长着的玉米枝肥叶大,高大茂密像小树林,宽大油绿的叶子,有芭蕉的神气,亭亭的身影,错落的叶子如身穿草裙的舞女。紫红的玉米须如印第安女子披肩上的流苏,热带雨打在宽大的叶子上飞珠溅玉,风中的玉米更婀娜多姿,玉米生长迅速,仿佛能听到拔节的声音,那种蓬勃的生命力,那火辣的葳蕤的热带气息,玉米的美在这里才充分体现出来了。

传说中,玉米由一位美丽的神女变化而成,的确,当身着红披肩碧罗裙的印第安少女,从碧绿的玉米地里款款走来,真让人惊艳为天人。

那房前屋后的油绿的玉米烘托出的红顶的农家小院,很有情调。玉米地边缘常有体型小巧的棕色的小猪在拱地,神态憨厚的羊驼在吃草,头戴巴拿马帽的印第安小孩在嬉戏,真是一幅美丽的画。我住的旅馆在老城的中心地带,没想到巴掌大的后院里竟然种着玉米,看来他们种这玉米一定不是为了吃,而是一种千回百转的玉米情结。欧洲是小麦文化,中国是稻米文化,南美是玉米文化,各种各样的纪念馆、博物馆,都摆设着玉米。印加废墟的复原图里,有图案美丽的玉米梯田。玉米不单是食物,更是一种图腾般的、一种深入民族内心深处的美的意象。

离开时买纪念品,千挑万选买了一件小小的手工艺品,就是一群印第安孩子在玉米地里嬉戏的木版画。

当飞机离开首都机场,在郊外的玉米阡陌中盘旋时,我依依不舍地向他们挥手,别了,摇曳的玉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