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炸无痕(第2/7页)

何钊最后又通过邮电局查找到下午从304室打出去的一个电话号码,并且拨通了这个号码。

“喂!”话筒里传来一个男人的声音。

“我是警察。请问你是谁?认识张三顺吗?”何钊说。

“我叫曾志刚,是三友食品公司的经理。张三顺怎么了?”对方问。

“张三顺死了。”

“什么?他死了?这不可能,一个小时以前我们还在一起。”

“这是真的。就在半小时以前,他被一场爆炸炸死了。”何钊说到这里顿了顿,又接着说下去,“我们想请你协助,说一说你与张三顺的关系。今天下午他是和你在一起吗?”

“是的。张三顺是我的一个客户,他在滨海开了一家小公司,专门销售食品及日用百货。今天他是来与我洽谈一笔生意的。作为东道主,我请他吃了晚饭。”

“那你知道他在江州有没有什么仇人?那种有着刻骨仇恨,要将对方置之死地的仇人?”何钊问。

“对不起,我与张三顺并无深交,对这种事情一无所知,实在无可奉告。”对方说。

何钊叹了一口气,放下话筒,对赵忆兰说:“看来只有从调查张三顺入手,去寻找线索了。你明天去一趟滨海,对张三顺和他的公司做一番调查,看看能不能从他周围的人们中寻找到疑犯的身影。”

张三顺的情况很快就调查清楚了。

次日下午,赵忆兰就从滨海返回。她把一份材料放在何钊的面前,说:“张三顺是滨海春来贸易公司的经理,我市东江镇沙河村人,今年48岁。1980年弃农经商,到市里来开了一家小店,两年后迁往滨海市开办了现在的这家公司。”

“这么说,那两年他赚了不少钱?”

“是的。在改革开放初期,不少率先下海经商的人都发了财。”

“他的人际关系呢?有没有发现可疑对象?”

“张三顺的社交虽广,也得罪过一些人,但还没有要置他于死地的仇人。他家中有一位妻子和一对子女,他们是张三顺死后的最大受益者,能够继承遗产,但案发的那天他们都在滨海,绝无作案的可能。”

“完了?”何钊颇有点失望地问。

“完了。”赵忆兰回答。

何钊听后心中一片茫然,看来他们是遇到了一个隐藏得很深、极难对付的老手。迄今为止案子毫无线索,他真不知道下一步棋该怎么走。

五天以后,案情总算有了转机。

那一天,滨海市公安局的郝军警官打来一个电话,为他们提供了一条线索。他在电话里对何钊说:“喂,何钊,昨天下午我市的海滨浴场也发生了一起爆炸,炸死了一名正在海里游泳的游客。现场的情况与你市的那个爆炸案一模一样,没有硝烟,也找不到一块炸弹的碎片,很有可能是同一人所为。”

“是吗?快详细说说!”何钊两眼一亮,急忙说。

“昨天下午4点多钟的时候,一名中年汉子步入海水,走出一段距离之后,便纵身一跃,挥动手臂向前游去。这是一名游泳高手,泳姿优美,速度也很快,很快就远离人群,进入了深水区。但就在这时,水里忽然‘轰’的一声爆炸,一股火柱冲天而起,将他抛向空中,又重重地摔了下来。爆炸的火光剌得人们睁不开眼,瞬间海滨浴场一片混乱,人们惊慌地叫着,争先恐后地向岸上逃跑……

“我接到报警的电话赶到现场时,当地派出所的同志已经到了好一会儿了,尸体已从水里搬到岸上,几名潜水员正在现场潜水搜索。但他们一次又一次地潜入水下,将爆炸点周围几十米的海底都搜寻遍了,却始终没有能找到一块爆炸物的碎片。”

“会不会是水太深,弹片被水流冲到深海里去了;或者是爆炸力太强,弹片深陷进泥里去了?”何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