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学习健康,体验快乐(第3/8页)

第二,打电话叫医生来,不要去找医生。有的病人感觉不舒服就向外走去找医生,心脏已经不舒服了,走路会增加心脏的负担,会让心脏停跳。前些天我看报纸刊登急救中心到马季家用了不到七分钟,是电话打晚了。

第三,如果有阿司匹林、硝酸甘油等药先让病人含在舌头下面。

这些知识可能不经意间就救了别人一命,希望大家把这些知识记在心上。1991、1992年时我在德国待了一年半的时间学习水中救生。到现在我经常游泳,还没有遇到救人的机会,但我每次游泳都会把动作想一遍。不是要等急救的时候再去了解相应的知识,我们需要的是每天在生活中用科学的知识武装自己,有一个健康的、有意义的生活方式。我们在北京有个大课堂,每个月举办一次,大概有两千多名糖尿病、高血压的老年朋友,我管他们叫“乐父乐母”。我们已经办了六年了,有的人已经活到89岁了,没有一个人过世。他们都非常快乐,不断把专家讲的知识带回去在家里琢磨,然后实践,对自己的健康有了非常清晰的保健意识。通过学习健康,这些人比原来活得要滋润得多。1984年我母亲去世;洪教授是心脑血管专家,他的岳母60岁得了心脏病,洪教授把她维护到80多岁,这就是有没有知识的区别。

影响健康有五大要素,这是世界卫生组织已经确认的:1.医疗条件;2.自然环境;3.社会状况;4.父母遗传;5.生活方式。大家看到在五大要素中占最大块的是生活方式,如果我们改变生活方式、调整生活方式,我们的健康状况一定能够得到改善。

生活方式中包括四大基石:1.戒烟限酒;2.心理平衡;3.合理膳食;4.适量运动。大家先有一个基本概念就行了,下面我们慢慢展开,看看我们学习健康应当学习哪些东西。

下面我们看看健康的定义,世界卫生组织60年前就有对健康进行定义:健康是指心理、生理及社会适应的完满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病和体格健壮。我将其归纳为三好:1.身体要好;2.心情常好;3.生活真好。如果做到“三好”,才是真正健康的状况。

第一,身体要好“要”是强烈的动作感。我认为健康是不断追求的动态的过程,我们不能保证每天身体都处于一个状态,但我们要不断地去调整。我今天早晨起来发现稍稍有些落枕,我有招,赶紧做一套操。身体要好是一个不断调整的过程。

第二,心情常好这是最重要的方面,我不断体验。我们不能保证每时段都是良好的心情,但是常常有好的心情对身体状况会有非常好的影响。

第三,生活真好身体要好,我先带大家来学习健康。我有一个好朋友注意收集各种各样健康方面的知识,学习后在生活中实践。洪教授这几年做了重要的贡献,给大家提供一些简单、易行、易记的健康原则。“民以食为天”,吃对健康是非常重要的。一个120斤的人要是活到70岁,需要吃60吨的东西。洪教授最早提到“膳食一二三四五,餐桌红黄绿白黑”。在座的各位没有听说过这个概念的请举一下手,还是不少。非常抱歉,我今天没有计划给它展开。我们坚持做到“平常饭菜一荤一素一粗”。这是我们提出的最新的膳食概念。食用菌包括木耳、蘑菇,对我们的健康非常有好处,洪教授大力宣扬“红黄绿白黑”,黑木耳和蘑菇都是同样的菌。我建议大家每顿饭有荤有素有粗,效果非常好,从现在就要开始做。

今天我要重点和大家提到一个比较新的概念,所有的概念不是我发明的,是我们组织专家讨论后我学到的,叫“吃油新主张”。很多详细内容在发的小册子中有,我今天告诉大家三个原则:1.减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