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第4/5页)

在参观体验完这些地面训练设备后,崔毅才带着三人重新回到冰场。

“你们都上过真冰场吗?”在三人上冰前,崔毅例行问了句话。

这一点上,三人倒是都回答了有,毕竟国家队的训练中心都在B市,常年在这生活,总有那么一两次机会到冰场玩上一圈。

听到三人的回答,崔毅挥挥手,让他们各自热身,然后上冰滑滑看,如果三人的滑行尚可的话,倒是可以让三人试试3字跳的学习。

在三人上冰后,跟随花滑组拍摄的导演蹭到了崔毅的身边,询问崔毅,除了滑行之外,还有没有别的体验项目。

崔毅叹了口气,道:“我知道你们节目组想要拍些有看点的东西,但是跳跃这种技巧,初学者不摔个几次是不可能掌握的,就场上这些选手,你敢让哪个摔伤吗?”

这个回答,让跟组的导演当即噎住,然后也垂头丧气了起来。

“其实我们花滑,有的不止是跳跃,还有滑行、步伐、旋转和艺术表现力的呈现……要不让他们试试学几个自由滑动作?”崔毅耐心地解释着。

跟组的导演也叹了口气,其实这些节目组也知道,但是花滑这个项目,它的竞技属性更多的就是体现在跳跃上,许多观众别的看不太懂,看见跳跃也会跟着赞叹鼓掌,如果不拍跳跃,只有滑行、步伐和旋转的话,花滑部分的综艺爆点就会降低不少。

导演还在头疼地跟崔毅商量,至少给选手们增加一些趣味的学习内容,或者做一些有趣的训练,再不行就让钓竿教练提早上场,直接拍摄钓竿教练辅助训练的内容。

一面和崔毅商量着,导演一面在心里盘算着是否能够压缩花滑项目的拍摄时间,又或者在后期应该怎样为花滑项目的部分增加亮点。

节目组原本为花滑项目的拍摄预留了4天时间,主要也是因为跳跃技巧的学习和练习需要充裕的时间,如果不再进行相应的训练的话,1-2天的时间,应该可以拍摄到足够的素材,再加上拍摄几组花滑队专业运动员的表演,应该也可以有不错的效果。

正打算抬头和崔毅再商量商量,结果导演一扭头,却看到崔毅看着场上,脸上有一丝惊讶的模样,正在盯着冰场上的某个人看。

这是在看谁?

顺着崔毅的视线看向冰场,只见冰场上,杨靖和邓铭泽还在冰场的这一侧,他们俩人也正停在冰上,看着已经滑行到冰场对角线另外一侧的苏哲。

这是苏哲在抽到冰上跳跃技巧后,第一次在现实中踏上冰场,这段时间,他在训练空间之中已经进行了不少的冰上训练,在系统教练挑剔的目光之中,哪怕他的训练项目是冰上跳跃技巧,但相应地作为基础的滑行技术也有了质的改变。

在冰场边缘,苏哲专属的摄影VJ早已经将镜头对准了他,记录他在冰场上的每一个步伐,就连邓铭泽和杨靖身边的VJ,此时也默契地将镜头转向了苏哲。

“嚯。”崔毅看着苏哲在冰上的滑行动作,笑了下:“不说别的,田径队的这个苏哲,在冰上滑行的动作是真的漂亮。”

导演听着崔毅的夸奖,视线再一次转向冰场,此时他正沿着冰场对角的短边,滑了一个巨大的弧形然后返回起点处,确实就如崔毅所说,苏哲在冰上,单纯只是看他挺拔的姿态动作和自由肆意的滑行感觉,就觉得这人可真是漂亮。

人漂亮,滑得也漂亮。

不仅如此,比起专业的男子花滑运动员,苏哲的身高要更高出不少,在冰上滑行时,也别有一番气势。

看着苏哲在冰上流畅自如的滑行,崔毅这会儿也来了点兴趣,他凑到了冰场边缘,仔细看起了苏哲的动作。

实际上,苏哲在冰上确实只是非常随意地滑行,没有任何步伐的编排,只是简单地单足蹬冰然后向前滑行,但是他的身姿挺拔,自然而舒展,这样的姿态在观赏者的眼中,就有了特别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