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第3/6页)

当日本队的4位选手逐个登场时,现场热烈的氛围已经被炒到最高,来自日本的观众们以各自最大的声量为自己国家的队员们呐喊着,为他们的登场送上最诚挚的敬意。

除了日本队登场时的欢呼声浪之外,另一波声浪高潮来自于苏哲登场时,对于日本的许多民众来说,苏哲也是在场所有外国运动员之中,最为他们所熟悉的队员了,虽然他同样是日本队的对手,但是人们仍旧愿意在此时为他送上自己的鼓励声。

在长达15分钟的登场仪式结束后,所有队伍的成员们都正式来到了赛场上,所有人都没有再做任何多余的动作,而是迅速来到各自的指定位置处,开始丈量确认起跑标志线的黏贴位置。

中国队在预赛中37秒85的成绩,位于总成绩第4,在决赛之中,抽选到了第五赛道,在中国队的左侧第四赛道上的,正是东道主日本队,而在日本队左侧的,则是这个决赛场上的最强者,美国接力队。

国内,体育频道的直播间中,张敬与王淼川也正在观察着赛场上的种种情形。

“在今天的赛场上,可以说是没有一支弱旅。在今天比赛之前,我们的前方记者徐智刚刚采访过了中国田径队的短跑主教练苏寅生,苏教练表示,在今晚的比赛中,我们中国接力队已经做好了全力一搏的准备。”

“中国接力队训练了一套极限交接棒的方法,如果在比赛之中,我们的队员们能够顺利完成这种极限交接棒的操作的话,那么很有可能会较大幅度地提升队伍的比赛成绩,但是苏教练也表示,这种交接棒方式很有可能出现犯规,一旦犯规,中国队接力队都将面临成绩取消的惩罚。”

“这个极限交接棒方式,是一柄双刃剑,就看今天晚上的赛场上,我们的接力队队员们,究竟是否能够运用好这一柄危险的利剑了。”

极限交接棒?

大多数直播前的中国观众,在听到这个交接棒方式时,都是有些迷惑的,许多人对于接力赛的具体规则其实并不算明了,在听到这个词后,往往也只是觉得’好像很厉害的样子’。

而长期关注着田径赛事的田径迷们来说,在简单的思考过后,大致就明白了所谓的极限交接棒战略是怎样的一种战略。

确实就如张敬解说时所说的一样,这种交接棒方式,就是在危险的边缘不断试探,试探成功,则获得丰硕的成果,试探失败,就一无所得。

在明白中国队竟然选择了这种极限策略之后,原本就十分紧张的田径迷们更是感到一阵头皮发麻。

这种策略,真的能行吗?

许多人在心中不停地问着这一句话,焦虑与期待的心情,在这一刻,攀升到了顶峰。

日本,东京新国立竞技场,比赛现场

在喧闹的比赛现场,所有队伍的准备工作都已经进行完毕,在第一棒的起跑处,8支队伍的第一棒成员都已经做好了各自的准备,他们蹲踞在起跑器上,冷静地握持着交接棒,然后深呼吸,等待着裁判宣布比赛的正式开始。

5号跑道上,赵志宣正在进行着最后一组深呼吸,然后闭眼,等待着裁判的声音响起。

在他闭上双眼时,周围的嘈杂声逐渐被他滤除脑海,噗通噗通的心跳声逐渐占据高峰,听着现场的喧闹声与心跳声的交织,身体之中的热意逐渐上涌。

【就是这一次,就是这一场……】

赵志宣用力地握了握手中的接力棒,在心中默念道:【加油吧,这是一场,许胜不许败的豪赌!】

当裁判的声音在广播之中响起时,在这条起跑弯道上,按序排列的8位参赛选手都提起了自己的精神,开始专注地聆听接下来的裁判指令。

【各就位,预备。】

在这两道冷静的声音响起之后,紧随而来的就是一道清脆的发令枪响声——“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