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第2/5页)

孟浩与苏哲在重新划定了起跑标志线后,在苏寅生的指示下,终于彻底放开速度,尝试在全速状态下的传接棒练习。

这一次,苏寅生在一旁,并没有开口再指点苏哲应该注意哪些事项,他只是看着苏哲在仅仅三次的传接棒过程中,一次又一次地完成了自我调整。

在这三次的练习过程中,苏哲开始根据自己对孟浩速度的观察,不断地完善自己起跑的时机,从一开始时还会影响到双方跑速的状态,到第三次迅速抓准时机,达成了相对优质的传接棒动作。

张烨在一旁看着苏哲的自我调节过程,忍不住发出了惊叹:“老苏,阿哲这个模样……是真的了不得!”

对运动员而言,自身的身体素质天赋当然至关重要,但是在观察力、学习力上,实际上也有着一定的需求,对教练员们来说,就是运动员的“悟性”如何。

毕竟,作为运动员,如果想要有实力上的不断增长,就需要对自身技术进行不断的改进,这个过程是需要教练员与运动员一起不断努力的。

如果一名运动员只能够适应自身最舒服的运动状态,而难以完成新技术的学习与适应的话,那么就很难突破自身的成绩与瓶颈,最终有可能因此错过成绩最佳的爆发时期,最终沦为平庸。

直播间的弹幕上,田径粉们在看过苏哲与孟浩的传接棒练习后,群众们的兴致更加高昂了。

【卧槽,哲少可以的,这是全速练习吧?看起来比昨天的效果也不差!】

【可以啊……实不相瞒,昨晚我愁了一晚上,就担心第二天来,他们训练状态反而不如昨天了。】

【什么时候开始合练?感觉现在传接棒已经很可以了!】

就在群众们的期待中,苏寅生示意4名接力队的暂定成员集合。

“传接棒的练习暂定,5分钟后,开始第一次合练。”

不仅是观众们,接力队的成员们同样也在期待着这次合练的效果——之前一周中的训练不畅实际上对于运动员自身的信心也是不利的。

要知道,训练过程中成员状态的反复变化、成绩的大幅度起伏、缺乏核心成员的激励,这些都是影响接力跑全队状态的致命因素。

“阿哲,加油啊!”合练即将开始前,王铭拍了拍苏哲的肩。

苏哲回以一个认真的笑:“一起加油!放心吧王哥,我们可以的!”

赛道上,接力队的临时组合成员已经全部就位,邱新楚等几人也暂时停止了训练,和教练组在一旁一起观看苏哲几人的第一次合练。

所有人的脸上都有一丝紧张、认真的神情。

张烨充当了这次合练的裁判员,在所有队员确认完毕后,张烨发令准备,合练开始!

“砰!”

发令枪响,赵志宣迅速蹬出起跑器,强劲的爆发力让他飞快地加速向前,作为接力跑的第一棒,他是位于弯道区起跑,这令他不仅在起跑时不仅需要有强劲的爆发力,同时还要能够及时调整、掌控自己的身体,在起跑加速的过程中不要因为弯道的惯性跑出自己的赛道。

在s省体工队的接力队中,赵志宣也是苏寅生培养出的最佳第一棒选手,他对于自身的弯道起跑技巧具有极强的掌控力。

从起跑器上脚蹬发力到衔接加速并进入弯道跑!

赵志宣的一整个起跑过程完成得十分流畅,在他即将接近第二棒区域的时候,王铭已经做好了起跑姿势,同时从下方观察标志线,当赵志宣到达标志线时,王铭也果决地迅速的在预跑区起跑并加速。

在之前的比赛中,王铭已经进入接力队顶替过陈志的第二棒位置,在训练和比赛中,王铭与赵志宣的第一、二棒交接已经达成了一定的默契。

双方都在全速前进!

在王铭进入接力区后,赵志宣也已经逐渐靠近王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