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第2/3页)

【我的瓜……连着我吃瓜的勺儿也一块儿掉了……我刚刚搜了一下剧方说的那个比赛,全国最高规格的田径锦标赛,那个苏哲,右脚带着伤,跑到了10秒11……】

【呃啊?10秒11?他上次那个什么省运会不是就跑出10秒18了吗?这才进步了0.07秒就全国冠军啦???】

【楼上的瓜友,话不能这么说……百米赛跑,进步0.01秒都很强了,你去看那些顶尖的百米竞赛,前几名之间的差距通常都只有0.01。】

如剧方所料,这个话题吸引了大量路人进入围观,毕竟对于大多数路人来说,运动员怎么会演戏?或是说,演员又怎么能在全国竞赛上跑出男子百米冠军的成绩呢?

趁此话题正热,剧组宣传人员沟通好的营销号也开始陆续放料,诸如片场路透视频、剧照,演员之间的一些八卦小料,都开始在营销号中来回翻转推送到吃瓜路人的跟前。

同样的,所有物料中,吸引到受众最多的,还是苏哲那条在体工队室外跑道上再一次进行测试时的视频。

飞扬的发丝、坚定的面容,风一样的速度,干净的画面中,又伴随着周围其他工作人员的惊叹声,衬托得那个跑步的少年更加地独一无二。

伴随着视频的传播,#那个风一样的少年#的话题,也开始节节攀升。

此时,因为逐光的热搜话题较多,许多营销号下开始出现了一些企图带歪风向的家伙,但这种人员一旦冒头,就会被及时拔除,然后重新进行话题讨论方向的引导。

刘正言手下的班子,对于这些宣传推广一气呵成的操作,看得苏哲忍不住在心中赞叹,果然是专业而有效率的班底。

选择转发了剧组最初推送的片花并@邵星辰后,苏哲就退出了微博,不再关注网络上的舆论八卦,此时已经是夜里十点有余了,作为一个需要保持正常作息的运动员兼养伤人员,苏哲也很快选择了返回房间休养生息。

接下来的三四天时间里,苏哲都安心地呆在家里休养伤病,在沙雕系统的完美光环加速修复的作用下,当初110米栏预赛打栏造成的挫伤已经基本恢复,无需太过在意了。

在这几天的时间里,苏妈妈鲜少外出工作,而是时常拉着苏哲陪她看各式各样的家庭伦理剧,并时不时地跟苏哲吐槽剧中的逻辑有多么地不合常理。

对于自家老妈一边吐槽一边愉悦看剧的这个习惯,在迷惑了两天后,苏哲也逐渐适应了这个设定。

而在陪伴自家老妈看剧的时间里,或许是一边要应付苏妈妈对于剧情逻辑合理性的质疑,一边要站在苏妈妈心爱角色的角度配合赞美角色的各种选择,在完成了这一系列操作后,苏哲发现自己也不像第一天闲下来时那样焦虑不安。

每天在家看会儿剧集、陪自家老妈做个饭,听着舒缓的音乐吃完饭再洗个碗,一天下来,时间上竟然也安排得满满当当,闲适得当了。

在察觉到自己心理状态的转变后,苏哲也隐约明白了自家老妈的用意。

“谢谢。”苏哲感激地抱了抱自家老妈,然后在苏妈妈温柔的目光指示下,哭笑不得地继续将注意力转移到了电视上的家庭伦理剧里。

s省体工队中,为期两周的暑期田径训练营也已经到了收尾阶段,苏寅生与赵长河就训练营中的重点关注对象做了一番数据梳理,同时要安排后续的沟通工作,挑选适当的学员进入体工队作为下一代体工队成员进行培养——这是每一支有长远规划的队伍所必备的工作。

就在苏寅生与赵长河俩人埋头工作时,办公室外又噔噔噔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苏寅生抬头一看,顿时就没好气地撇过了头。

手上捏着一打材料的李明登看到苏寅生的动作,忍不住笑道:“哎呀,老苏,你这什么意思?看到我来就撇过头?这么不想见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