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第3/4页)

就在片刻之前,皇帝还面色灰败,尽显疲态,就在听到这消息的那一刹那,整个人突然便抖擞了起来,竟精神焕发,猛地撩被,从龙床上翻身而下,道了句“叫他进来,不得阻拦!”随即便催促李元贵替自己梳头更衣。

宫人领命,匆匆离去,李元贵无奈,急忙唤人入内,服侍着皇帝梳头更衣,很快,换妥了整齐的衣裳,皇帝又亲自挑了一条五色玉带,束于腰上,再至镜前,亲自拿了髯梳,对镜梳理胡须,左右照了一番,摸了摸鬓边华发,转头望向李元贵,目射,精光,沉声说道:“朕就等着他来!朕知道你!不许在他面前提朕病了的半个字!”

李元贵知皇帝一生好强,不肯服输,见他此刻竟还如此,不肯有半点示弱,应声退下后,心中忧虑。

……

裴右安立于皇宫二门之前,对面是一排蓄势拔刀虎视眈眈的侍卫,那领队的大汉将军识得他,知他如今官居陇右节度使,也不敢过于开罪,但亦不敢放他入内,上前躬身道:“裴大人,请勿为难小人,小人已遣人去通报,若有回话,小人自不会阻拦。”

裴右安闭目不语,极力平息着此刻胸中升腾而起的怒火。

胡人对河套之地,一直不曾放弃觊觎,数年之前,王庭易主,这几年间,根据裴右安陆续获知的消息,对方一直在暗中蓄势。

他有一种预感,如几十年前那般的一场大战,迟早再临。或许是今日,或许便是明日。故这个初春,天气稍暖,他便加紧戒备,早早就亲自出去巡边。

半月之前,他终于巡边完毕,回了素叶城,才发现嘉芙和慈儿,母子二人竟被双双接入京城,杨云则被皇帝派来的人所制,不叫他去给自己通报消息。

他于昭平二年秋出京来到素叶城,至今四五年过去了。那日,就在得知嘉芙母子被皇帝趁他不在“接”入京城的消息的一刻,他的心中便生出了一种预感。

在他将近三十年的生命里,他过的最为安心的这短短数年的平静生活,从此怕是要被打破,一去再也不能复返了。

他交待完事情后,当夜便动身上路,终于在今日赶到了。

然而,他还是迟了。

承天门外,他遇到了陆续出来的参加完典礼的旧日同僚们。在一片或惊喜,或惊诧的目光注视里,刘九韶向他奔来。

刘九韶以为他是受召入京来参加万寿典礼的,为他迟来一步而深深惋惜,告诉他说,就在方才,皇帝竟然抱着一个三四岁大的孩童,一道现身在了午门城楼之上,据说那孩子,是皇帝年轻时就藩云南所生的龙子之孙。显然,皇帝这是有意要将那孩子立为皇储了。

裴右安面带微微笑容,与刘九韶以及那些上来的旧日同僚们略微寒暄几句,借故分开后,掉头便闯入皇宫,直到被侍卫拦截在了这道二门之下。

远处的甬道之上,一个太监跑的上气不接下气,没跑到近前,便大声喊道:“万岁召裴大人觐见——”

裴右安蓦然睁开眼睛,推开了还拦在自己面前的那个大汉将军,迈步朝里,大步而去。

……

嘉芙安顿好了儿子,自己躺在了他的外面,闭着眼睛,想着裴右安。

算着时日,他应当早回了素叶城,想必此刻,已是知道了自己和慈儿的消息,只是不知他何时会赶到京城。

皇帝一意孤行,还是将儿子推到了天下人的面前,等裴右安赶到,知道了发生的事情,还不知道两人会发生何等的冲突。

嘉芙想到裴右安可能会有的怒气,眼前又浮现出昨夜皇帝晕厥吐血的一幕,心情纷乱,又如何睡的着?正辗转思量,忽听到外头传来崔银水小心翼翼轻唤自己的声音,便下床走了出去。

“夫人,干爹叫我告你一声,说裴大人方才到了,入了宫,这会儿往万岁那边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