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第2/5页)

送元春出宫的方法有很多,嫔妃带发出家,避居皇宫寺庙或是其他有名气的庵堂都可以。

当然了,一般情况都是犯了事的嫔妃才会有这等待遇。反之若是啥事都没有,嫔妃还想要弃皇帝而去,那绝对是让皇帝脸上无光的事。

彤语的意思是希望皇贵妃想办法用极有身份和体面的方式送元春去一处远离京城的庵堂修行。

宫里每个月都要给元春发份例,一应侍候的宫人太监侍卫也不能少了。再有元春到底是皇妃,也是一宫主位,有救驾之功的人,所以庵堂那边不能对元春不敬,不能失了尊卑秩序……

彤语想只要远离京城,远离皇宫。夜里宿在庵里,白日出门逛逛也便宜。至于将来……反正时间长了,想做什么还不是元春自己做主。

想法很好,也很周到。在彤语将自己的想法和要求说完,就连皇贵妃都有些羡慕元春了。

这小算盘打的,不似亲生的更似亲生的了。

行叭,对于元春主仆来说难于上青天的事,对皇贵妃来说却不并为难。哪怕如今她渐渐失宠,但对当今的了解也比旁人多得多。

更何况她都这么一把年纪了,还跟小姑娘争宠,让人看了岂不是笑话她有失尊重。

……

时间一晃而过,彤语看着皇贵妃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展示了一回手段后,先是彻底对皇贵妃服气了,然后才跟着收拾了行李的元春一起出宫了。

元春早就没了恩宠,所以住在宫里还是住在宫外于元春来说都是深闺空寂。而住在宫外至少不用见天的面对宫里的各色人等,心里还能宽畅许多。

说不定对自己狠一些,深闺也许就不空寂了呢……

再一个,住到庵堂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见见家人。至于彤语说的出门溜达……受大家规矩教养长大的元春还真没敢往那方面想过。不过此话过后,时间一长,心到是活了。

彤语是在元春出宫的旨意传出来后,才将皇贵妃找她的事告诉元春的。

不但将这笔交易说了,也将她担心顾虑的事也说了。元春闻言好半晌才找到声音,抱着彤语好半天都说不出一句像样的话来。

又是心疼她,又是感谢她。最终却全都化为满腔的担心。

一个年老色衰的宫妃奉旨修行虽然不是大事,但按着彤语的要求,皇贵妃的指示,也有要一定的排面才行。

所以内务府提前去选好的庵堂那里铺宫,然后礼部再挑了出行吉日启程……总之不是一天两天的事。

彤语是要跟着元春去庵堂看着元春安顿下来后才会去皇贵妃的娘家备嫁,所以这段时间她一直在元春身边接受婚前教导。

元春的婚前教导,挺别开生面的。

她早前就教过彤语如何管家,如何管理下人和田产庄子。当初教她这些以想着彤语嫁人正妻,总能用到这些东西。如今这些元春都不教了,开始教彤语怎么精致的淘气,以及更精致的吃喝玩乐。

元春这些年有意无意的将彤语教的跟绯歌的性子有些相似,如今更是全盘按着绯歌的性子来。

那丫头吃喝玩乐,没吃半点亏,哪怕是在荣国府当丫头,也没亏待自己半分。彤语是要进皇子后院当侧妃的人,将来怕是跟她一样都是皇妃的命数。

皇妃,哼,说的好听是妃,可到底还不是个妾室。

除非熬成皇贵妃那样,不似皇后却也掌着凤印。不过那些事情的前提还是要这丫头会经营自己的生活才行。

既然没办法在容貌上出色,那就在性情上来个与众不同吧。

悦已也愉人。

.

翻版的绯歌,比绯歌更适应这个时代和这种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血腥生活。

有些事情上,绯歌被现代教育捆绑的束手束脚。但土生土长的彤语却没那些顾虑。

然后一个宫女的奋斗崛起,成为整个天.朝最尊贵的女人的故事也从这个时候慢慢的生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