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第4/6页)

元春这个皇妃娘娘除了叫家里人建了个省亲别院外,并没给家里带来任何好处。后来这事那事的,二六日探亲取消了不说,竟然连省亲这事也成了泡影。

和蒸蒸日上的大房相比,二房这几年一直不温不火。到了如今,王夫人想要给宝玉说一门门第相当的亲事,都成了老大难的事。

嫁女嫁高,娶妇娶低。

贾政那官职,媳妇再往低了娶……王夫人接受不了那样出身的儿媳妇。

当初她瞧不上的黛玉,许多年不曾来过荣国府的史湘云,在此时的王夫人眼里也已经上升到了‘将就’的程度,没鱼虾也好的叫了宝玉来,想让宝玉挑一个。

宝玉到是没挑,而是认真的看着王夫人,“听二姐姐说,云妹妹已经说定了人家。”

王夫人一听这话眉头就立了起来。

迎春是从哪得的消息?

一定是史家那边传出来的。那问题来了,为什么迎春知道,她这个二太太却不知道。

别说迎春知道了,三春跟着宝钗出门应酬,知道的还不少呢。

可惜做为皇妃的生母,早就没人会给她下帖子了。

王夫人心里气得要死,可看着宝玉如今越发沉闷的样子,到底将到了嗓子眼的火气咽了下去。

当娘的,再怎么样也有心疼自己亲生崽的时候。她盼子成龙,也盼着儿子无忧无虑到百年。如今的宝玉虽然一切都按着她的要求生长着,可她看得出来宝玉不快乐。那些会叫宝玉更不快乐的话,她也说不出来了。

想起这些年的风风雨雨,再想想还在宫里苦熬岁月不得出头的元春。王夫人拿帕子在眼里按了按,到底没再说什么的叫宝玉出去了。

如果老太太能彻底好转,如果元春能诞下龙嗣,一切的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了……

二房已经这样了,若不给宝玉娶个强势的妻族,怕是她的宝玉得叫那些贱人欺负死。

林丫头强势,可林家却不强势。林如海要死不活的,到现在还和他那老不死的姑母活得好好的。

旧年林家刚进京的时候,林家好位老姑母就病病秧秧的,没想到老太太那么硬朗的身子都倒下了,这位竟然还活着,唉。

对了,林家的瑜哥儿……听说书读的极好,只到底如何,还得进了考场才能知道。

所以虽然王夫人是叫宝玉挑媳妇人选,但她还是更倾向史家那边。

虽然史家大丫头命硬,但她还有两个做候爷的叔叔呢。真有什么事,回娘家一哭二闹的,还怕不能解决问题吗?

可惜了,偏偏还定了亲。

所以和黛玉一样,宝玉的亲事也是件好大难问题。不过林如海挑的是人品和后宅婆媳妯娌的性情。而王夫人挑的则是家世人脉。

就在这样那样的琐事里,迎春的亲事终于定了下来。

三品文官家的嫡长子,嫁过去就是嫡长媳。

这个时代的人成亲年纪都偏小。如果不看家世,光看男人自己的成就,怕是挑不出几个少年英才来。

贾琏挑的这家,家风不错。不是那种穷酸书生一朝鲤鱼跃龙门的那种官一代,而是家学渊源的那种既不没落也不显达的人家。

嫡长子年纪只比迎春大四岁,却已经是举人了。不过名次过于靠后,家里叫他晚两科再参加春闱,以免侥幸考中再落个同进士如夫人。

瞧瞧这想法,多不接地气。

三年一次的春闱,每次还只录取两百多号人。如果说一年一次的高考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那么那个年代的科举就是走钢丝了。

所以说这同进士如夫人什么的,也是不是想要就有的呀。

这家人竟然还瞧不上。

╮(╯▽╰)╭

贾琏选择这家,除了家世和男方的人品家风外,还有一个最现实的问题就是这家有家学。

家学里,每届都有考出名堂的书生,比荣国府那个强了几百倍不止。这些不但是实力,也是人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