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第2/5页)

按着苏家庭训,绯歌是那种面上笑嘻嘻,背地里能阴死你的性子。虽然有的时候也会任着性子作一回,但大体上,还就是个缺德腹黑的家伙。

不过绯歌之前便说过,既然借用了死人的名声,那么她就会补偿一回人家。

贾瑞靠不上了,从此以后代儒老俩口的养老便都是她的责任了。

此时绯歌去见代儒妻,也没说劝她节哀的话,毕竟这事隔谁身上都节不了哀。只说以后每个月都会派人送来十两银子和一些米面,若病了,只管派人去请前条街的药铺郎中,回头自会有人去结帐。

说完了自己想说的话,绯歌扭头看了一眼小红。小红知机的将一只装了十两银子的荷包递了出去。

侍候代儒妻的老嬷嬷看了一眼自绯歌进屋便面朝里躺在榻上的代儒妻,犹豫了一下便将荷包接了过来。

“这个月的米面稍后会有人送过来。”小红将荷包递出去,又轻声对那嬷嬷交待了一句。

这事是她老子亲自负责的,保准不会打了她家姑娘的脸。

除了银子和米面外,绯歌还每个季度再添四匹布。

她还找了鸳鸯,请她将往年老太太过生辰外面送进来的衣衫找些家常能穿的,每季拿两套出来给代儒妻。

贾母不穿外面人做的衣服,白放着也是放着。

而且送给贾母的衣衫,到做功料子都好,代儒妻或是家穿,或是出门见客都好,再不济当铺一当也是个办法。

总之,绯歌除了不能床前尽孝,能想到的都想到了。在物质生活上绝对不会亏了代儒老俩口。

至于其他的……自有贾母顶在前面。

想要拿孝道压绯歌,怕是打错了主意。

而且话又说回来,绯歌这么对待从未生养过她的代儒夫妇,贾母等人看在眼里对绯歌的印象也更好了。

尤其是贾母,她觉得绯歌虽然不认亲,但品行不错,用起来更加的安心,放心。

……

贾瑞出殡那日,很是风光。

来的人几乎都是冲着绯歌来的,可惜那日绯歌不等走出荣庆堂便‘晕倒’在了院子里,这一来二去的就耽误了出行。

请医问药,来的大夫又说什么郁结于心,得疏肝理气,话里话外都是绯歌太伤心了,但伤心没表现出来,郁结于内腑之中了。

于是绯歌留在房间里‘伤心’,顺理成章没出府。

最后的最后,久等绯歌不至的裘良遗憾的离开,贾珍等人也带着一众胡朋狗友悻悻的走了。

而晕过去的绯歌则美美的睡了一觉,醒来后,便开始‘不动声色’的给贾瑞守孝。

此后数月,绯歌都用一种‘我不说,但我悄悄做’的姿态为贾瑞守孝。荣国府上上下下的人都看在眼里,不管是捧角儿的,还是真那么以为的,都是逢人便夸绯歌如何如何好。

虽然踩着死人给自己做脸面,不地道。但绯歌能怎么办?

做了被人说,不做也要被人说。那还不如挑个对自己有利的方向做些什么呢。

╭(╯ε╰)╮

被人各种花式夸,绯歌心里美滋滋的。觉得那一定是她往日大把大把洒出去的银子起了效果,可惜有些人并不这么认为。

人家能承认自己是见钱眼见?

没可能哒。

.

黛玉带着林瑜来荣国府小住,因前期准备工作充足,再不似原著那般被人轻视,时常在小事上受些有苦说不出的委屈。

这一次有绯歌明里暗里帮衬,又有林家各种看重,林如海虽远在扬州,但朝.廷官员在哪里都是官。

有当官的爹在,就是一种保障。

而且黛玉极有长姐的范儿,若她自己在荣国府也许有些事情忍一忍也就过去了。但带着林家的希望,血统传承住在荣国府,那很多事情就极为较真。

她弟弟在小,也是爷们。

林家跟着黛玉姐弟上京城的下人,隔个三五天就要进府给黛玉请安。送些应季的瓜果点心或是林家带上京的厨子做的扬州点心小吃,让人知道姐弟俩只是老太太疼爱才住在府里,并不是没有家的可怜娃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