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第2/3页)

“很不必如此,也是缘份罢了。”应付了一句,贾母才似不经意的问封氏,“说了这么半天,还不知道这位太太是哪一家?”只看封氏通气的气派,哪怕不是出身大家,也不是小门小户出来的。

之前没看仔细,这会儿认真打量了一回。方觉封氏身上的首饰,竟然还有件是内造司的手艺。

内造司出来的东西,一般都是进上。一部留在宫里,一部分则会被赏赐出宫流落民间……一时倒让贾母看不透她的来历。

自来便是先敬罗衣又敬人,那么一两件打眼的首饰,是绯歌友情赞助的。至于出处……那还用说吗?

“我娘家姓封,夫家姓甄。原是住在苏州,那年三月十五日走了水便搬离了苏州。这几年为了找这两个丫头,不过是四海为家罢了。”说到这里,封氏便又想到了英莲,面上更是自然而然的流露了出来。

“那些拐子当真可恨,该杀。”

“正是这个理。”若叫封氏遇上,生撕了都有可能。

封氏说夫家姓甄,又世居江南,贾母便想到了跟荣国府有旧的金陵甄家。不过人老成精,这位此时哪怕是想到了,也准备揣着明白当糊涂。说白之后封氏真的将‘身份’摊开来说。

今儿这事,已经不是小丫头认亲的小事。而是贾家子弟和贾家血脉的次等要紧事了。

贾家出了个骗婚入赘的子弟,传了出去岂不是让人笑话。

再一个,光是隔着那两条人命和面前的甄家太太表露出要接绯歌离开的意思,这贾家血脉说不定就要流落在外了。

流落在外到不算什么。可这一来二去,竟是将荣国府夹在中间左右为难。

既有了贾家血脉,便不能再当丫头使唤。即不是单纯的丫头,又是本家的小辈,理应送其归家。

那么问题来了,绯歌这丫头会甘心回家吗?

看绯歌站在一旁垂眉不语的样子,贾母心里轻轻叹了口气。活了这把年纪什么没见过。绯歌这丫头别看平时好说话,其实心里最明白,骨头也最硬。

她必是她不愿意‘认祖归宗’。

绯歌不愿意认祖归宗,自己又不能眼睁睁的放着贾家的姑娘跟着外人离开。不然她成什么人了?让人知道了还要不要脸面了。

只若继续养在自己身边……又是个什么章程。

封氏这一番话说得有鼻子有眼,贾母首先想到的就是这件如何善后而不是调查封氏所言是否属实。

到是一旁一直没有说话的王夫人,似是想到了什么,转头看周瑞家的,“香安寺是不是前两年走水的那间?”

“太太好记性,正是那间。如今重新修缮了一回,不过香火到不似从前了。”因为大部分京城的香客都来城里这间观音庙了。

王夫人闻言点了点头,又将视线转向贾母。

真没想到这小丫头竟然有如此出人意料的身世。

还有那个贾效……转头又看向眼睛红肿的小丫头,如果这丫头的娘真跟这小丫头一般容貌,也怪不得贾效动了歪心思。

苏家老小的棺椁寄存在香安寺,可惜香安寺前两年又走水烧得干净。那贾效是贾代儒那一房的独子,前几年就没了。如今问他是问不着了,便只能顺着话里的蛛丝马迹,调查一回。

不过光看封氏言之凿凿,一身气度不凡,到让王夫人也相信了七分。

当然,还得看看老太太是个什么意思?

“老太太,这到底是族里的事,不妨将敬大嫂子请过来吧?”

“太太许是忘记了,敬大太太的兄弟一病没了,前两日便起程出京了。”周瑞家的顿了顿,又小声说道,“珍大奶奶这两日身上不好,说是撞克到了。”

撞克什么,周瑞家的没说,不过又是另外一场官司就是了。

总之说来说去,做为长房族长一脉的宁国府女眷这会儿都来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