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第2/3页)

所以后来父母过世分家的时候,他带着妻儿才走的那么利落……

如果光这么一件小事,还不会让人惊叹。因为随后这位许家太太就干脆利落的将许家老宅改造成了观音庙,又将许家明面上的所有产业都转到观音庙的名下。

请了不少僧人入驻,不过几日的功夫,就已经像模像样了。

许家太太没有搬出去,而是在观音庙里挑了两个相近的院子带着庶子一道住着,正好她人也是在那里咽的气。

讣帖上的葬礼地点就是那座观音庙。

这讣帖若是许家二房送来的,王夫人也不会犹豫。只是一个被宗族无视的庶子……王夫人本能不想掺和到许家那档子破事里。

唉,许家早年跟荣国府也是交情非浅,他们荣国府是武将出身,先皇早逝,当今年幼之时,也同在睿亲王麾下效力。后来……现在说那些也没什么意思。还是拿着讣帖去问问老太太要如何弄吧。

他们这些人家,真应了句‘成也睿亲王,败也睿亲王。’

当初睿亲王出事时,荣国府并未落井下石,也未曾像其他世家那般占出来指控睿亲王如何如何。

但这并非是良心之举,而是当时的荣国府……王夫人摇了摇头,将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长子和长女身上。

荣国府蛰伏的时间真的太久了。

拿着讣帖去了荣庆堂,此时荣庆堂的正房老太太正带着宝玉在那里逗弄。

宝玉又大了不少,长的白净可爱,不怎么爱哭,谁逗都能笑一回。只瞧着便是个机灵聪慧的样子。

“你来的正好,给扬州那边送的年礼可走了?”王夫人进来行礼,待礼毕,贾母才问她。

王夫人想了一下自家这位不知人间疾苦的老太太多偏疼闺女,垂眸应道,“好叫老太太知道,今儿一早就出发了。”

所以别再想着给你闺女添私房了。

贾母闻言,淡淡的点了下头,有些扫兴的问王夫人此时过来做什么。

王夫人早就习惯了贾母这种态度,只将许家送讣帖的事说了。

不去吧,显得荣国府太凉薄。去吧,许家长房什么都没了,又叫得了爵位的许家二房怎么看呢。

“备份礼,派个管事过去也就是了。”贾母不认为这事有什么好为难的,于是话题再次被贾母绕了回来,“前儿敏儿来信,说是有了身子,算着日子就是明年二三月的事……”

贾母交待一句,王夫人便应下一句。面上不显一点不满,可心里却厌烦极了。

老娘怀胎的时候,你心疼儿子,满府的挑丫头开脸。怎么到了你闺女身上,你就又心疼你闺女有了身子,担心女婿被小妖精迷住了呢?

真亲婆婆矣~

多年的媳妇熬成了婆,对于贾母的双标,王夫人心中纵有再多不满,也是自来都憋着,然后一边想着将来不能像这缺德老婆子一样对待自己的儿媳妇,一边又觉得大家都是这么过来的,她也得对自已儿媳妇一视同仁。

可能是感应到了王夫人的心思,贾母终于在关心一回女儿后,便将心思转到了贾珠和李纨这门亲事上了。

“珠哥儿还在国子监读书,李家那边千万不要怠慢。”

“老太太放心,媳妇省得。”事关儿子的前程,王夫人可比贾母上心多了。“前儿我妹妹来信,说是得了一对极好的珊瑚盆景。东西也罢了,只寓意却是极好。回头和年礼一道送上京,添给珠哥儿媳妇。”

“你妹妹有心了。”借着鸳鸯的手轻轻的喝了口茶,心里对这个新提上来的丫头挺满意,是个有眼力见的。“我听说你妹妹家正为她家的姐儿寻宫里出来的嬷嬷,可是也要往宫里送?”

王夫人愣了一下,脸上的笑意淡了几分,“不过是个想头。宝丫头比咱家二丫头大不了几天,我妹妹的意思是跟着学个规矩,也是咱们这样人家的体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