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第2/16页)

“西集田是个问题,乔辉权一直来找我。这回李书记来了,就由李书记接手处理吧。那村练法轮功还特别多,全镇116个人,那村就占了8个。这个事情也得李书记来抓。这几天晚上就怪,村子里老是有人挂些法轮功横幅,四处飘悠着,让派出所出来巡逻,也没抓到。”副书记郭波说。

“还有军转干部也是个问题。昨天市里还专门就军转干部开了会,一定要做好安抚工作。‘610’办公室又来电话了,问报法轮功名单,李书记你安排办公室别报116个,先按80个报着,别影响年底考核。派出所、计生办、民政、信访这几个部门由李书记你来分管,会后你过问一下计生办,别有超生隐瞒不报,计划生育可是一票否决。”王树文说。

开完会,刚回到办公室,我在整理着我的书,书橱显然放不开,不重要的书我干脆不开箱了,全部塞到床底下。

“嘭嘭!”敲门进来几个人,我都不认识。

“李书记,我们终于盼你来了。早就听说有个出国留学的李书记要到我们这里来,现在你终于来了,很多工作我们要汇报。”进来的人自我报名,派出所所长吴保锡、计生办主任卓满图、信访办主任于清心、民政负责人曹地田。

我拿出笔记本来,一一听他们汇报着。“你们先回去,等我把工作熟悉过来再一起商量拿意见。曹地田是老集田街人,你就陪我到一些地方转转,我熟悉熟悉工作环境。”我说。曹地田家是集田韩家疃,部队转业回来干了几年支部书记,人缘好,头脑灵活,对人热情豪爽仗义,开着饭店和纸箱厂,又兼着民政会计,在集田号称“小能人”。

党委大院很宽绰,很别致,几个书记的办公室和小会议室在最后面,门前是一个大院,栽着很多粗大的樱花树。向南走,长长的走廊两边,是党政部门各办公室,全是平房。走出大门口,是去青岛的旧济青公路。公路南边,是一块很大的绿地,几个蘑菇亭下,全是干枯草坪。听说这里以前是个大湾,前任党委书记找人算卦说这里是个大湾不吉利,遂改为绿地,他本人以后升为寿光市市长。

“存新啊,新领导来了。这是新来的李书记。怎么样啊?你看的人有没有动向?”曹地田在和一个说话,“李书记,这是信访办的王存新,过年了,军转干部上访,上面下了死命令,必须看住。操他娘!集田就两个,党委拿出了十个人来看,就像公安蹲点一样,还不能干扰人家正常行动,但得24小时监视。”

“李书记,你好!我们都盼着你来。我手头压着好几个信访案子,就是摘把不清(理不清楚)。特别是于家水西那个王伟,欠提留统筹一万多,他妈的不知怎么找了个明白人,说那是乱收费。我知道他在钻费改税的空子,一费改税了,过去那些陈芝麻烂谷子都算了。可现在工作组把他家里的耕牛、拖拉机都弄来了,所以他一直上访。李书记,喝茶。这是我们党委的王利水,机构改革后只拿工资不上班,在这里开了个茶庄。”王存新喝了口水,“现在监视的这个叫王利杰,军转干部,是高密电缆厂的,企业效益不好下岗了,和一些军转干部搞串联上访要待遇。当年他们转业进的是高密最好的企业,如今企业不好了,他们上访找事。刚才出来到小卖部买了盒烟,又回去了。没什么情况。”

“存新,你看好啊。晚上别我交班没人了。”曹地田说。

“李书记,喝茶。”开茶庄的王利水递给我。我看王利水,不过40多岁。“老王,这么年轻就不上班了?”我问。

“李书记,没办法啊。机构改革,人员太多,只好下来,党委给发工资,权当退休。这乡镇没法干了,这次45岁左右的下来好几个。”王利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