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 鉴定 53(第2/2页)

加百列的团队并非孤军作战。“大宝藏”是一项国际行动,经过艰难困苦终于斩获的战利品也需要与各国分享。他们通过从海格特区联往格罗夫纳广场的一条线路把资料发了一份给美国人。至于英国,英国人经过激烈的内部争吵后,决定由军情六处率先接收资料,因为伊朗问题属于它的职权范围。格雷厄姆·西摩仍然拥有行动总指挥权,泰晤士大楼也仍然是各国行动主要参与人员举行夜间会议的场所。各国之间的气氛基本上还算和谐,但是对于伊朗意图的猜测,他们各有各的看法,各有各的分析方式,各有各的国家最高任务。对于美国人和英国人来说,伊朗晋升为核武器国家是一项地区性的挑战;在以色列的眼里,却是一项关乎生死的威胁。加百列没有在会议上说这些事情。但话说回来,他也没有必要。

每天晚上,他在泰晤士大楼里的最后一站都是奈杰尔·威康比那间封闭的办公室。威康比现在负责监视佐伊·瑞德。尽管监视一名英国记者存在很多潜在的麻烦,威康比还是不假思索地接受了这项任务。与几乎每一位“大宝藏”行动参与人员一样,威康比喜欢上了佐伊,因此十分享受这个能够再多仰望她几天的机会。白天的监视报告显示,她没有任何违反纪律的迹象。马丁每次联系了她之后,她都及时上报。她甚至还上交了马丁在她家电话上留下的一段录音。

“留言里说什么?”加百列说。

“平常说的那些话。我很享受和你在一起的时光,亲爱的。下周想在日内瓦见到你,我都等不及了,亲爱的。还说了什么裙子的事,我听不太明白。”威康比把文件重新放回他那张小书桌上,“之后,我们还要决定是让她去参加马丁的社交晚会,还是让她突然得了禽流感而病倒。”

“我知道,奈杰尔。”

“能说说我的建议吗?”

“如果你坚持的话。”

“禽流感。”

“如果她没能出席,让马丁起了疑心怎么办?”

“马丁·兰德斯曼起疑心总好过死一名英国调查记者。万一发生那种事情,我的事业可要遭殃。”

加百列回到海格特安全屋时,已经临近午夜。他看见队员们还在认真工作。他自己的加密对话框里,有一条扫罗王大道传来的很有意思的消息。有一个巴黎的老朋友想找他。把信息读了两遍之后,加百列命令自己冷静下来。没错,这可能是他们正在找的东西,但也可能不是,只是一个错误,他心想,只是浪费宝贵的时间。但也有可能,这是从朱利安·伊舍伍德出现在康沃尔的悬崖边上,让他帮忙寻找一幅失踪的伦勃朗肖像画以来,他遇到的第一次好运。必须让人去看看。但是考虑到“大宝藏”行动的要求,加百列不能去,得派别人去。

因此,第二天早上,跟踪艺术家、考古学家、大屠杀失踪资产的追踪者伊莱·拉冯回巴黎去了。也因此,下午1点刚过,他走在玫瑰路上,隔着二十步的距离,跟在一位名叫汉娜·温伯格的历史记忆斗士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