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百邪不侵(第3/4页)

这些还是其次,要紧的是这两小孩在那讲座的提问环节轮流提了几个问题,角度十分刁钻,思考十分深入,当场把那位主讲人问倒了。

要不是主讲人挺有风度,他俩指不定会被当成找茬的给人赶出去。

导师笑着调侃:“你这心态可有点老成了,一点都不像个年轻人。”

陆则笑了笑,没有接这个话茬,转头和其他人一一打招呼。

其他人不少是没见过陆则的,都对他挺好奇。

陆则却没有继续和他们聊下去,礼貌地维持完基本的见面礼仪就趁着还没上菜和裴舒窈凑到一起聊了起来。

陆则和裴舒窈学东西比别人快的人,兴趣爱好比别人广泛,至少在学习方面他们除了自己专业之外还积极吸收各个领域的新知识。

挺长时间没见,他们先交流最近扫的书单,不拘原文什么语言,有趣就看,反正大部分不算冷门的语言他们基本都入了门。

两个人认识好几年了,哪怕一段时间没见也不觉生疏,交换了随身携带的小本本开始在上面刷刷刷地写。

裴舒窈在陆则的小本本上写了个书名:“这本书不错,里面提供了好几个解决新思路。”

陆则在裴舒窈的小本本上写了个作者:“我觉得这个作者的想法很有趣,虽然有点不切实际,但也可以看看。”

一开始旁边的人还很有兴趣听他们旁听,等看到两个人随身携带的本子上交换的书单越写越多,光看书名就知道这些书专业相差十万八千里、语言还各不相同,都开始犯晕。

到陆则和裴舒窈开始交流最近遇到的问题,所有人都放弃往下听。

算了算了,还是不要自取其辱了。

陆则和裴舒窈倒不觉得这种交流有什么不对,毕竟一直以来他们都是这样往来的。

那会儿陆则可以想办法从老师那边搞来新题,裴舒窈也可以从她爸爸那里弄到难题,两个人上学期间定时交换题库快乐刷题、放学之后交流或者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每天都过得非常充实,感觉超棒。

一顿饭吃完,陆则满足地带着写满好几页的书单和交流心得走了。

裴舒窈的几个师兄师姐都松了口气。

要是他们交流得慢点,以他们的水平应该还是能听懂一点的。但是他俩默契太好,一个人说了上句另一个人马上接下句,别人还没消化完他们已经跳到下一个话题!

唉,真不想承认自己堂堂研究生根本跟不上两个师弟师妹的思维。

裴舒窈导师就没那么多想法了,他早叫服务员倒了茶,一边喝茶一边戴上耳机看现场发来的录像、提前了解那边的地形地貌。

人啊,只要认清现实,不勉强自己去做明显不可能做到的事,生活就没那么多烦恼了。

饭吃完了,裴舒窈一行人也马不停蹄地往鹿鸣山出发。

一般古墓都与外界隔绝,里面的文物会处于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外界空气突然涌入可能会对文物和壁画造成损伤。

过去一般都是工地施工时挖出古墓群,像这种这种由天灾暴露出的古墓比较罕见,但不管是怎么暴露的,往往要及时进行抢救性挖掘。

前面已经有一批工作人员第一时间赶过来维护现场,确定周围已经不会再有二次山崩的危险之后,古墓暴露出来的入口也被清理出来,只等着专家陆续到位确定开挖方案。

从雷劈出的入口来看这墓的规模似乎不算小,甚至有可能是一个巨大的墓群,就是不知道到底是什么时代的墓葬,也不知道里面沉睡的到底都是什么人。

各方专家先后到达,仪器和工具也陆续到位,紧张而忙碌地筹备着这次抢救性考古。

另一边,陆则也回到了镇医院。

还没到下午上班的点,陆则打开电脑,在常用的购书网站上搜索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