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边饷(第2/2页)

至于其他三个多月,只能再拖拖了。

皇上在御案前坐下,只觉得身心俱疲。他这几日夜不能寐,都是为了此事发愁。

边饷再这么拖下去,肯定会引发戍边士兵们的不满,此事已经迫在眉睫了。

“如今国库空虚,你也晓得。户部拿不出银子,跑来和朕哭穷。那戍边的将士已是欠几个月的饷银了,你可有什么好法子?”

皇上看着夏清,也不再拐弯抹角,直接说道。

夏清没想到皇上竟然会直接提出此事,看来皇上也是心急如焚了。

“启禀皇上,依微臣看,还是得从户部想法子。户部也不是没银子,只沈尚书不肯拿出来。微臣觉得当务之急,还是得先让户部拿出银子来,送往边疆,解决燃眉之急才是。”

皇上皱了皱眉,夏清也不是不知道户部没银子。

却还说让户部先拿出来应急,可若国库真空了,发生了什么大事,例如地方发大水,那岂不是只能干看着?

“国库没银子,难道你不知晓?若是能让户部拿银子,那朕又何必忧心?”

在还没有想到充盈国库的法子时,国库剩下的那点银子决不能动,皇上不由得对夏清失望起来。

说来说去,也没有个稳妥的法子。

“皇上!国库不充盈那是因为朝廷无多少进项,微臣以为不如提高那些商贾的税收。那些商贾都富得流油,也得为朝廷尽一份绵薄之力才是。”

夏清对商贾的税收一事,早就颇有微词。商贾赚银钱容易,可朝廷收上来的税银却还不如田产的税收多。

提高田产的赋税是绝对不成的,原本百姓的赋税就在五成左右,不经历荒年,还能勉强度日。

所以到如今,田产税、人丁税和盐铁税成了本朝的主要税收。

而那些商贾却一个个脑满肥肠,他早就想在这些商贾的身上咬下一块肥肉下来了。

不过,想提高税收,难度也不小。那些大的商贾多半都有靠山,后头不知道站着哪位官员。

再说,提高税收要有由头,若是在原先的基础上提高,那自然是搞得那些商贾哀声哉道。所以,必须得巧立名目才成。

皇上闻言思索了一番,商贾自然有银子,可想从他们身上取银子,那就得有个名目。

之前不是没想过,可五年前,各种商税比原先已经提高了一成,若是再提高,那就有些说不过去了。

“此事,你可有章程?”满朝官员都束手无策,他倒要看看夏清能说出什么好法子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