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孙师兄(第2/4页)

“我以前在文先生那里就读,现在在家温书。今日来潘掌柜这里抄书整点铜板好补贴家用。你是哪家私塾的?”顾诚玉见书生有些清秀的脸上,并没有随之露出窘迫的表情,竟然还如实相告,倒是值得结交一番,更何况两人算得上是同门师兄弟。

“那可真是巧了,我明日要去的正是文先生那里呢!看来还得叫你师兄呢!”说着顾诚玉连忙行了一礼。

“师弟快不必多礼,我姓孙,叫我孙师兄就是,我现在已不在文先生那就读。哎?快到晌午了,我要回去了,咱们改日再叙。”说完,匆匆回了一礼,就急急忙忙地走了。

顾诚玉觉得有些奇怪,就到柜台那问了潘掌柜。

“哦!你说他呀?唉!他也是个苦命的。他自八岁时就跟着文先生读书,谁知刚读了两年,他爹就得了急症去了,只剩下他们孤儿寡母。他娘的身子又一直不好,这样磕磕绊绊读了三年,这还是文先生每年都给他免了一半的束脩呢!今年他家实在拿不出银子了,他爹在时存下的银子都被花完了。他不顾文先生的挽留,只好离开私塾,文先生还说让他先欠着,以后再慢慢还。可是他没同意,白日还要照顾他母亲,只能带些书晚上回去抄抄,贴补家用。近日,听说他娘好些了,这会儿才有时间来这儿抄书,到了晌午,当然得回去给他娘做吃食了,这都是你们私塾的学生说的,我也就是听了一耳。不过,他写的字倒是不错。”

那这么说来,他还是有些潜力的,不然文先生也不会想资助他完成学业,说是借他银子,实际上只是一个比较顾全他脸面的说法罢了!等考上秀才,还要考举人,这银子啥时候能还?就没指望他还。

“他家住在何处啊?”顾诚玉好奇地问道。

“住在下桑村呢!离这儿倒不是很远。”

顾诚玉也是觉得好奇问问,问过之后就没放在心上了。让顾老爹拿着装文房四宝的包裹,谢过潘掌柜,就准备告辞了,最后顾老爹还是咬着牙将三两银子付了。

第11章 买牛

顾诚玉和顾老爹准备往南街尾走去,老王头的牛车就停在那儿,今天他们不算是包车,所以回去的时候要去南街尾那看看。

“小宝,先生考你的时候你咋不怕呢?你们说的啥我也咋听得懂!还好最后先生收了你,不然咱还得跑下家。”顾老爹由衷地感叹道。

“爹!其实当时我心里也紧张着呢!”顾诚玉当时也是怕文先生不收他,因为文先生那是最适合他的了。

“爹!咱家买头牛吧!以后我上私塾要往返于镇上,老坐老王头的牛车多有不便,而且每天坐的话钱也不少哦!咱家不是还要买地吗?有头牛,你和大哥他们就用不着这么辛苦了。”顾诚玉觉得还是自家有牛方便。

“买牛?你这么一说,咱家倒确实需要的。可是牛要十来两银子呢!”顾老爹有些舍不得,他今天统共只带了二十两银子,还想着最多只要用十两,要是还买牛的话,二十两也要用的差不多了。可是想想小宝每天都要去镇上读书,没有牛车确实不方便,更何况,若是买了地,就靠他们爷三个肯定是忙不过来,耽误了活计不说,还得将人累垮了。

一咬牙,“买!走,咱去南街,那里有卖牲畜的集市。”

顾诚玉跟着顾老爹走到南街靠边的一块大场地上,就看到里面卖家畜的有很多,都是活的。有卖小鸡的、卖小猪仔的。还有一块地方划出来专门卖牛。顾老爹他们一进来,刚走向卖牛的地方,就有一个三十多岁的男子笑脸迎了上来,“这位老哥,可是要买牛?看中哪一头只管和我说,和官府报备的事儿包在我身上。我带您去看看?我姓刘,在这一片,我熟得很。你们买牛有啥要求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