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击鼓(1)

“这回家中小子之事便拜托先生了!”穿着低调的中年男子看面相是极其面善的,但精于看人就应该能看出这是一个很精明的人,只不过眼睛里的精光向来是藏着的,对外则是一副人畜无害的样子。

此人的身份说出来也是很了不得了!洛阳桑家——洛阳最有钱的大商人是谁家,这谁也说不清啊!哪怕是后世,有这样那样的富豪排行榜,大家也就是随便看看随便信信!有钱人到底多有钱,向来是不为人所知的!

但提到洛阳桑家,排洛阳最有钱的大商人前三名,一定不会漏掉!

这可真是个牛坏了的大家族!

然而并没有什么用,此时的桑家家主和任何一个给孩子跑好学校的家长都没有什么两样。对着眼前的青衣文士可以说是小心翼翼…即使这个文士的身家连他家的九牛一毛都没有。

青衣文士早就受了桑家家主长子的好处,事情也是先前就说好的,此时自然不会推脱。说起来他们这种文士虽然往往看不太起政治地位低贱的商人,但那是对小商人,真的遇上桑家这种巨贾,除非是特别‘不合时宜’的,那也多是客客气气。

是的,这些商人除了有钱,其他的都乏善可陈,但有钱还不够吗?汉朝可是有着赀官制度的!花钱买官合理合法。实在搞不到地方推荐(此时的地方推荐制度门槛太高了,对于大部分的读书人来说就是遥不可及的梦想),有些读书人就会打赀官的主意。若是此时有一个交好的大商人,这笔钱可就轻松多了!

所以青衣文士也是相当大包大揽道:“这事无妨!桑先生家小公子确实聪敏——不过请老师胡毋生收下弟子就不太可能了。老师如今年纪大了,没有精力教导新弟子,且不喜挂名收徒的事。”

说着又赶紧补充了一句:“不过在下几位师兄也是极有名气的儒生了,请老师安排一番,小公子求学之事自然顺顺当当。”

在华夏古代轻视商人的传统下,商人家庭有钱之后总希望能培养出几个读书人,然后当官从政什么的。此时桑家就是如此了,这一代桑家家主有三个嫡出儿子,其中老大自然要继承家业,这是家里的根本!

然后再看老二和老三,读书这个事情老二没有什么指望,从小就能看出不是这块料!只有小儿子表现的十分灵光,让桑家家主看到了希望!

家族嫡系如果能出做官的,这对家族来说也是一件大好事,所以桑家为了这个小公子读书的事情都做了一定努力。

刚刚启蒙的时候还好一些,找来耐心细致一些的读书人教就行了。但是启蒙过后事情就没有那么简单了!此时读书的素质要求是很高的,不仅仅是读书,如音乐、算术、驾车等等技能都要有所涉猎。

更重要的是,拜一个正经老师,这才能拿到相应的政治资源!

此时还是典型的学者从政,进入政坛最简单也最常见的办法就是进一个好学派、拜一个好老师。若是自己学习成绩好,又有心从政,自然有的是资源推着走——来自学派的、来自老师的、来自同门的。

相比之下,桑家虽然有钱,可在政治资源上真是很难帮上一点儿忙!

去年的时候桑家家主长子在临淄结识了胡毋生门下的许先生,对其相当照顾。等到两人关系亲近到一定程度之后,桑家长子便说出了自己的请求——想让自己的亲弟弟能在临淄拜一个好老师。

许先生当时就大包大揽地答应了下来。

他本就是儒家的人,而儒家收徒本就宽松许多。再者说了,桑家也是大商人,这样有钱的人家可不比平头老百姓,能量要大得多!他家的子弟入了儒门,对自家学派也是有好处的。

父亲和许先生正等着去见儒家公羊学派的领袖胡毋生,桑家幼子桑弘羊只能百无聊赖地盯着脚尖看。其实他不太喜欢儒家的道理,他最喜欢的是法家,当然了,相比法家他或许更喜欢经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