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他是一条咸鱼(第2/5页)

陆明良学习虽然没有小明光那么逆天,但是也顶聪明,如今在班上如果不算小明光,那他也能第一或者第二。

林菀让他们轮流来,顺便教一些营养学的知识,维生素、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等等。

她说这个,小哥俩也都很好奇,纷纷问这是什么知识从来没听过。

林菀:“营养学,不要以为做饭就是做饭,做饭也讲究学问的。你做的饭是不是色香味俱全?是不是富含营养?”

林菀这个知识点在当下可是非常新颖的,现在饭都吃不饱呢,谁管营养啊。

小哥俩追着问,一副虚心好学的样子,陆明良还拿了小本本要记下来。

林菀就给他们讲,先从她熟悉的东西讲,她不确定的就问系统。别的本事不敢吹,知识积累这一点,谁也不能和她比,有金手指啊。

讲了半个小时,小明光还想听,林菀却停下让他们消化一下,孩子还小,虽然记住也是死记硬背的。而且俊俊也醒了,要吃奶、嘘嘘,需要安静的环境。

小哥俩很主动地到堂屋饭桌上消化新学的知识,林菀则给俊俊喂奶。

等她喂好奶,又帮小宝宝解决了一下排泄问题。

小哥俩在下面嘀咕。

陆明良:“我们要不要算算每顿饭吃多少热量?”

小明光:“我们吃的种类不丰富,基本就那么多,一点都没难度。”他就开始列表,细面、玉米面、地瓜、黄豆等等,按照林菀说的一两多少热量记下来。

林菀听着就在炕上偷笑,给他俩找点事儿干,别整天说无聊。

此后小哥俩每天去上一两节课,然后就回来帮林菀算账或者读书,之后再跟林菀学新的知识。

林菀沟通着系统,而知识信息存储是最不消耗能量的,尤其关于地球那些古老的知识,真的是应有尽有。林菀除了营养学,还给他们讲讲地理、生物、文学以及简单的物理化学等。

历史则等他们大几岁以后再说,那时候成熟一些,有辨别是非的能力,讲历史会更合适一些。

天气转暖,杏花、梧桐、桃花次第开放,榆钱也一串串地缀满树梢,陆正霆和林菀给俊俊摆了满月酒,之后去娘家住了一段时间。因为已经出了月子,所以林菀在林家沟也没闲着,去医务室坐诊,跟周朝生交流一下,指点指点周朝生。现在周朝生跟她学草药针灸这块,他针灸水平一般,但是草药药理药性掌握不错,而且有兴趣天分,林菀也乐意多教他一些。

回来一旦忙碌起来,时间就过得飞快。

如果有手术林菀就去卫生院,没有手术或者没有疑难杂症,她就在家里带俊俊。

小哥俩每天都上小半天学,然后回来一边帮她看弟弟,一边跟着她学各种知识。

两人进步神速,尤其小明光,因为大队已经通了电,他很想做做一些物理方面的知识,还想跟陆正霆学电工,不过因为他太小,陆正霆变相拒绝他,不许他碰电只可以玩电池等。

陆正霆则比较忙,除了县里大队的工作,他一直都在帮林菀整理笔记出书。林菀之前的笔记,大部分都比较笼统,主要是为了赤脚大夫培训出的。赤脚大夫只需要什么都知道点,什么都会点,但是不可能太精通。所以赤脚大夫培训的讲义也是,每个科都涉及,从急救、灭蚊蝇害虫、内科、伤科、妇科、儿科、产科到针灸中草药等,基本都是泛泛而谈,或者直接给出方法让人照做,不讲原理等。

他现在整理的是她关于诊脉、认穴、扎针、艾灸以及针灸手法、中草药等方面的知识。因为中医相关知识太多,他只能分开整理。比如诊脉就可以单独成书,专门论述如何诊脉、要点以及辨证等。另外针灸也可以单独成册,尤其是针灸的手法、以及配合手段。其他的就是中草药的相关知识,可以出一本中草药速查词典,将中草药按照药效分门别类归纳,有利于大夫们查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