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第5/6页)

尹正东也笑了起来,说:“朱书记呀,我发现说人话就是难,朱书记是我们认为最务实的领导,也会觉得忠言逆耳。”

朱怀镜更不高兴了,偏偏笑道:“正东呀,我常说,下面同志辛苦,是真心实意理解你们的难处啊。我也是从基层上来的,常言道,上面千条线,下面一针穿啊。”

朱怀镜以为有他这句话,尹正东就可以收场了。没想到他说了句“是啊”,便唠唠叨叨,说起基层工作的艰难来了。既有诉苦的意思,也有牢骚的意思,更有表功的意思。真是奇怪,尹正东一门心思要往上面爬,怎么净说些让领导不高兴的话呢?他以为自己说的都是真话实话吧。也许他就想让人觉得他性子直,敢说话。朱怀镜琢磨着,就暗自发笑了。

进入参观区了,尹正东长叹一声,结束了自己的唠叨。只见沿路枣林深处的农舍都贴上了白色的瓷砖,气象一新。朱怀镜便问:“新搞的吧?”

尹正东说:“新搞的。这说明农民通过大力开发枣子,经济收入增加了,生活水平提高了,住房条件大为改善。”

朱怀镜看着满意,他知道所谓会议参观现场,差不多都是这么布置出来的,只要不太离谱,也说得过去。又知道这肯定是政府强制性弄成的事,便问:“群众有抵触情绪吗?不要把好事变成坏事啊。”

尹正东说:“组织工作还算顺利,马山县的农民群众,总的来说觉悟还是很高的,听话。像李家坪那些不听话的农民,也只是极少数。”

既然提起李家坪农民上访的事了,朱怀镜就说:“正东啊,这个事情,地委很重视啊。事件中牵涉到的个别干部违法问题,你们可不要打马虎眼啊。”

尹正东笑道:“我们正在调查。朱书记,我的意思,看您同意不同意。我说,干部能不处理,就不处理。这种情况,缓一缓,压一压,就没事了。”

朱怀镜正色道:“正东,我这要批评你了。地委也是爱护干部的,不是说硬要整几个人,谁心里就舒服了。我们的原则是:一是要向群众有个交代,二是要严肃政纪法纪。像你这么说,好像你们县里做好人,我们地委在做恶人。”

朱怀镜真发火了,尹正东就软了,说:“朱书记说的是,我们也是这个态度,不过具体操作起来,还是谨慎些好。”

“好吧,可不能久拖啊。”朱怀镜点头道。

车子驶入了一个枣子蜜饯加工厂,朱怀镜很腻糖,见满池满池糖汁泡着的熟枣,胃里就不舒服。他沿着生产线看了一圈,感觉不怎么好。不过朱怀镜脸上始终微笑着,这事毕竟不能由着他自己的性子。心想有这么个场面,应付得过去。再一琢磨,又觉得参观的人太多了,场子散不开,还会影响生产卫生。便说:“正东,让领导同志们都沿生产线走,只怕不是个办法吧?”

尹正东说:“这个问题我们也考虑到了,只是想不出别的好办法。是否可以准备几个大型陈列柜,将我们的产品陈列出来?我们可以把仓库收拾一下,布置成陈列室。领导同志只看看产品,生产线就不看了。”

朱怀镜想了想,点头说:“这也是个办法。你们再斟酌一下,可行的话就这么办吧。”

经过一个集镇,尹正东遥指人头攒动处,说:“还有个参观点,就是那里的枣子一条街。今天没安排疏通道路,车子过不了,是不是就不看了?参观那天,安排交警值勤,既保证集市正常交易,又保证交通畅通。”

朱怀镜想想,说:“好,那就不看了吧。你可要保证会议那天不出乱子啊,车队堵在里面,可不是好玩的啊。”

“这个一定保证。”尹正东说,“总的来说,参观内容是四大方面:一是沿路二十万亩成片枣林,二是沿路农舍新貌,三是枣子系列加工,四是枣子贸易一条街。我们还印制了小册子,就是这些参观点的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