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4章(第2/3页)

并不是因为他们没见过火,这个火苗的诞生,意味着他们以后能用沼气烧水煮饭了!

这沼气可真有用!

烧起来一点都不心疼。

沼气池建起来,建一口才花三十来块,却能够支撑好几家人用。

这个沼气灶的成功,让叶家村的村民看到了希望。

连平时挑剔的妇联主任都笑吟吟地说:“咱这回可比城里人时髦多了,咱能用沼气烧水煮饭,城里人还得烧煤呢!”

这可不是,大伙点点头。

他们曾经羡慕过城里人有煤球烧,压根不用上山打柴,不打柴不知道打柴的辛苦,去山里打一趟柴几天就烧完了。

但眼下是一点都不用羡慕了。沼气烧起来干净、没有味道,还省力。

叶青水看见这初具现代化模型的沼气灶,很是怀念。以后她可以用灶头烧水做饭了,不用受柴烟的熏扰。用燃气灶做饭,更好控制火力。

叶青水看着谢庭玉掌中控制的火苗,心头一暖。

“叶知青,咱等着你弄出沼气灯!”

“要是连灯也弄出来了,日子过得就比住城里还美了。”

“是啊,俺爷今年八十七岁了,一辈子都没进过城、没见过灯,你让他看一看村里的灯亮起来吧!”

大伙七嘴八舌地讨论着,越说兴致越高涨。村里的干部甚至已经打点好了,准备把这个沼气池报到县里,给谢知青弄一个先进分子的荣誉。

在此之前,叶青水很担心谢庭玉因为沼气这件事耽搁了学业。

但现在她看见全村人眼里跳跃浓浓的期待和喜悦,参与其中,她也能感受到大伙盼着光明盼得已久的期盼,她忽然就释然了。

算了,她平时有空就多催催男人用功学习吧。

……

与此同时,知青点也紧锣密鼓地开始了复习大计。

这时候的知青点分成了泾渭分明的几大阵营。

一边是相信国家会恢复高考、恨不得削尖脑袋复习的知青。

一边是对恢复高考根本漠不关心的知青,他们之中有些文化程度比较低,当年知青下乡的时候也没规定不接收小学文化毕业的,就算是只念了几年,下了乡也能冠上“知识青年”的名号;

还有一种则是不思进取,安于现状的知青。这些人就算确认了恢复高考的消息,也会是无动于衷。

他们根本没办法理解周婷婷那种跟打了鸡血似的挑灯夜读的知青,不明白他们怎么会为了一个轻飘飘的消息熬得眼眶发红。

还有一种是观望的,心底里也渴望上大学,但是消息没确认那就是假的。他们见了那些捧着书复习的知青,也不能明白他们的愚昧付出。万一这消息是假的,把书翻烂了都没用。

怎么会有这么死脑筋的人呢?这不是聪明,这是愚蠢!

耗费精力倒是没啥,但买书复习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辅导书更是不必说。要好好复习,这些书都是得准备的,曾有个人

辛辛苦苦从牙缝里挤出一点钱存下来,为了个假消息就花个精光了。

“谢知青说啥你们就信啥?你们图的啥,醒醒吧,想读大学想疯了?”

这可不就是想读大学想疯了吗?

偏偏是那些曾经享受过优渥的教育条件,父母祖父母辈都是有正经工作的知青,最为激动。高考意味着什么,他们很清楚。

这是一个机会,唯一的风风光光回城的机会。

他们比劳动,比不过积极分子、更比不过老农,每年分到手的粮食少得可怜,节衣缩食紧巴巴地过日子。要是真恢复高考了,他们还用得着过这样的苦日子?

孙玲玉闭着嘴,憋着一口气钻进书里头。

她也有些看不动书了,但是看见周婷婷她们宿舍的人上工时兜里还揣着小抄时不时拿出来看几眼,她就咬牙继续看进去。

李大红昂起头,回答讽刺她的知青:“我爱看,我乐意,你管天管地还管得着我看不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