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第3/5页)

“啊,这个我们也深有体会。”

“是吧。”

在紧张的气氛中,稍微缓和一点的氛围也只局限在这二人之间。

“那么,那GPS,”中塚说道,“能把位置精确到什么程度呢?”

“这个嘛,比如车载的那种,水平最大误差有一百米,若说高度,是一百五十米的误差。”

“这么精准?”中塚不禁睁大了眼睛。

“民用的有意降低了精确度。至于军用方面,水平方向十八米、垂直方向二十八米是其名义精度。因为这基本上是军事机密。”

“那架直升机当然是属于后者吧?”

“是的。而且,通过与其他导航装置的搭配和特别处理,我想已经能够控制在半径数米之内。”

“真了不起。”

“没什么,我们本来就是做这种研究的。”汤原显得有点不好意思。

核反应堆建筑的直径约有五十米。既然直升机就在其正上方,而且移动误差只有数米,看来落到核反应堆建筑物上的概率相当高,中塚想。

“飞机坠落到核电站上的例子,过去曾有过吗?比如说海外。”这次是汤原主动发问。“我反正是没听说过。大概没有吧。”

“是吗?”

“坠落到附近的例子倒是有过。”旁边传来一个声音,原来是三岛来到了附近。“是吧?”这是问中塚的。

“你说的是哪件事?”中塚问三岛。

“就是四国的伊方核电站啊。”

“啊。”中塚立刻想了起来,“好像是多年前的事了。”

“一九八八年。”说着,三岛转向汤原,“落到了距离核电站约一点五公里的地点。是美军,也是直升机。”

“直升机的型号是……”汤原问。

“CH-53。”

三岛不假思索地回答,中塚有点惊讶。“你记得这么清楚啊。”

“因为是罕见事件,就留下了印象。”

“CH-53,是超级种马吗?”汤原抱起胳膊,“当时可是西方最大的直升机啊。差不多跟大B一样大吧,尽管燃料箱很小。当时没有引起轰动吗?”后面的问题是问三岛。

“报纸上也没怎么报道。这是飞机坠落到核设施上的不安被放大的最初事件。受其影响最大的是六所村,因为当时正进行铀浓缩工厂建设前的安全审查呢。你也知道,青森有三泽基地。谁也不知道演习中的飞机会在什么时候掉下来。因此,作为商用核设施,第一次进行了正式的坠落灾害模拟。”

“这事我也记得呢。”中塚说道,“因为我也参加了模拟实验。”

“模拟的条件是什么?”汤原问道。

“具体数字还记得吧?”中塚看看三岛。

“灌满油箱的F-16战斗机失速,以五百四十公里的时速冲向建筑物的混凝土墙。”

“结果呢?”

“浓缩建筑由于墙厚达到了九十厘米,里面的设施并无异样;而壁厚只有二十厘米的储藏建筑则损毁了。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受辐射剂量也只有零点零六雷姆而已,所以核安全委员会的结论是两者都可以确保安全。”

“这结论是妥当的。”中塚对直升机技术人员说道。

汤原转过来偏起脑袋,稍微思考了一下说道:“你所说的时速五百四十公里,是推算什么根据做出来的?”

“具体情况我也不清楚,如果坠落,我想差不多是这种速度吧。”中塚想起曾有很多声音质疑这种预想速度,所以他想,这位飞机专家大概也会对此说上几句吧。

可是,汤原并未提出质疑,而是瞥了一眼窗外。“F-16的最大起飞重量大约是十九吨,比大B还要轻一些。不过,这次的情况是自由落体,所以撞击速度顶多也就是时速二百公里。”

“动能差不多是五分之一左右吧。”三岛说道。

“可直升机是垂直落下撞击楼顶的,对于建筑物的冲击力,恐怕没有那么大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