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第3/6页)

“唔,是这样啊。”警官似乎并不关心。

汤原转过头,透过后窗朝后面望去。只见一辆帕杰罗保持二十米左右的车距跟在后面,似乎是三岛的车。

汤原第一次跟三岛见面是刚进公司不久的时候,算起来已经是十多年前的事了。新员工培训时,二人被分到同一个班,在大约一个月的时间里每天都碰面。虽然称不上特别亲密,可按顺序排,二人是邻桌,所以经常会谈论学生时代的事。

三岛毕业于京叶工科大学的机械工学系,是汤原曾报考的一所大学。虽然他并没有因为落榜就有了成见,但他还是经常会被三岛的言行刺激。尤其是他的思维方式有一种其他新员工所没有的敏锐,汤原多次为之震惊。

请列举一下企业的社会责任——这是入职第一周的培训课给汤原等人的课题。新员工分成几个小组就这个课题进行讨论,然后将最终结论写在模造纸上当众发表。在这次的分组中,汤原跟三岛被分进了同一组。

其他成员列举的意见大致有三个方面:生产并提供对人们的生活有用的东西;将利益返还给当地,为地方的发展做贡献;严格管理工厂的废液和产业垃圾,努力保护环境。

由于都是刚进公司不久还带着学生气的年轻人,能想到这种程度已经难能可贵了,可是最后一个发言的三岛的意见让汤原等其他成员深感意外。

“说到企业的社会责任,最终不就是赚钱吗?”他如此说道。

小组成员瞬间沉默下来,面面相觑。有人说道:“赚钱至上主义可不好。”

三岛诧异地盯着对方的脸。“我们不是在谈主义,而是责任。首先是赚钱。其他的不都是后话吗?”

对于这种主张,汤原等人一度进行了反驳。当时他正处于对“金钱至上”的观念抱有反感的时期,对公司这种东西可以说全然不懂。

可是,三岛把这些热情地宣扬幼稚意见的同事一个个全给打趴下了。“比如,如果我们公司的效益剧减,结果将会怎么样?”他说道,“数万员工的薪水由谁来支付?他们的太太和孩子由谁来养活?承包公司怎么办?因为受益减少了,县里的税收当然也会减少,连破损的道路都没钱修缮了。所谓企业的社会责任,我认为,首先是保证与企业相关的人们的生活。为此,必须多赚钱才行。为了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而生产或提供物质,不就是实现的手段吗?即使想把利益返还给当地,如果不好好赚钱、好好纳税,这一切最终还不都是扯淡?至于环境保护,也应当看成商业上的规则。”

如果借用一句老套话来说,简直就是茅塞顿开。对于汤原来说,这是他第一次接触到对企业的认识。其他同事似乎也同样,不久,就谁都无法反驳三岛了。

就这样,当众发表见解的时刻终于到了,其他小组的发言内容都跟汤原等人最初的想法大同小异。虽然有十多个小组,可能够断言“企业的社会责任就是追求利润”的小组却一个都没有。正因如此,当汤原等人最后提出自己的主张时,遭到了其他小组的猛烈炮轰。可是他们的意见完全就是汤原等人之前的意见,所以击退他们并不困难。发表会结束之后,培训负责人表扬汤原等人的小组是“唯一一个抓住了本质的发言”。汤原看看三岛,他微微一笑,朝汤原挤挤眼。那笑脸看上去居然那么和蔼可亲。

此后,汤原也曾数次在不同场合跟三岛碰过面。每次汤原都能从他身上发现与众不同的光彩,并且,总是受到这种光彩的激发。

只是——

汤原望着前方,有点纳闷。因为他刚才并未从久违的三岛身上感受到以前那样的光彩,这不免让他有点担心。

穿过新阳隧道后,右前方出现一座巨大的穹隆形建筑。建筑物的这边是综合管理楼和停车场,消防车和自卫队的卡车停了一大溜。警车并未开进那停车场,而是使劲往右一拐,爬上南面的斜坡。半山腰有一座二层的四方形建筑,警车在前面停了下来。建筑物的前面有指示牌——第二管理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