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第2/3页)

室伏现在住的房子就是当时父亲买的。虽然十五年前曾进行部分改建,但许多地方还是从前的样子,比如他现在所站的外廊。

室伏并非一直住在敦贺。在上高中之前是在当地,大学时代则是在名古屋租住公寓。他在大学里念的是化学,这一点却连同事都不知道。

至于做警察的理由,无非因为在福井县找到合适的企业就业很难。他喜欢福井县,尤其喜欢敦贺这座城市。想钓鱼时就能骑自行车出去,想在山里走走时也能穿着凉鞋去远足,他喜欢这样的环境。四年的名古屋生活,让他觉得太大的城市并不适合自己。

不过,对他影响最大的或许是父亲吧。父亲直到最后也没有喜欢上敦贺。他鄙视来银行的顾客,瞧不起周围的居民,断定自己在这种地方一辈子都没有发展前途。面对一到晚上就边喝酒边发牢骚的父亲,孩子天生的正义感让室伏感到愤怒。班里的伙伴们热情地接受了转学的自己,因此他对敦贺这座城市产生了感激。

他没做普通的公务员而做了一名警察,实际上并没有特别的理由。他印象中的公务员就是在市政府用傲慢的态度面对市民的接待员,而警察是驻守在派出所的。究竟哪一个适合自己呢?他考虑了一下,就选择了后者,仅此而已。

被录用为福井县警后,他在宿舍住了一段时间。父亲病逝后,他回到旧居。当时妹妹已经出嫁,他就开始了跟母亲同住的生活。自那以来,室伏一直没有离开过敦贺。其间,他相亲结婚,有了孩子,母亲也病故了。

说此前的人生几乎全是在这座城市度过的也毫不过分。

可是——

尽管住在敦贺,可核电站的事情,他并未注意。当然,市民运动很活跃的事情他也知道,跟其他府县的居民相比,有关核电站的知识他也算掌握得比较多。由于工作,他甚至跟核电站打过数次交道。拿新阳来说,当初开建时,他还曾被派去处理反对派的示威游行。

不过,在日常生活中,他很少意识到核电站的存在。就连阪神大地震发生的时候,他也没有立刻想到附近有核电站。后来由于媒体大肆报道地震和核电站的问题,他才终于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这种情况既可以称为达观,也可以说是习惯。无论如何,这都是他感觉迟钝的证据。

这次也不例外。虽然也知道事态严重,可他总有一种脱离现实的感觉。

其实,这很恐怖。

因为能够让他乐观的证据压根就没有。他的根据不过是“到昨天为止还是安全的,所以今天和明天也会安全”的幻想而已。他察觉到自己不正常,产生了一股莫名的焦虑。

室伏脱掉睡衣,穿上早已准备在枕边的衣服。即使不上班,他也总是提前做好随时出门的准备,这是他常年的习惯。

“咦,你要外出?”妻子佳子恰好经过。她似乎准备洗衣服,正抱着一个塞满内衣和毛巾的筐子。

“唔。等下一个电话打来之后再出去。”

“饭呢?”

“对啊。就吃点茶泡饭吧。”

佳子把筐子放在走廊里,正要返回厨房。室伏喊住了她。“啊,稍等一下。”

“什么事?”

“基男在哪儿?”

“我想在自己的房间吧。”

基男是今年刚上高中二年级的儿子。

“是吗?”室伏凑近佳子,压低了声音,“茶泡饭就先算了。有件事更重要,你赶紧带着基男先回奈良的娘家去。”

“欸,为什么?”佳子瞪圆了眼睛。

“具体情况还不清楚。现在知道的就是核电站或许会有危险。”

“啊?”佳子脸色大变,“核电站,哪儿的?”

“新阳啊。”

佳子一下张大了嘴巴。看到这情形,室伏想,原来她并不像我这样麻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