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塞生平及创作年表(第2/3页)

1911 7月三儿子马丁出生;

诗集《途中》(Unterwegs)出版;

9月到12月与画家好友汉斯·施图尔策内格(Hans Sturzenegger)一起到印度旅行。

1912 短篇小说集《弯路》(Umwege)由菲舍尔出版社出版;

前往维也纳、布拉格、布尔诺和德累斯顿巡回作品朗诵;

全家迁居伯尔尼,住在已故好友画家阿尔伯特·韦尔蒂(Albert Welti)的房子里。

1913 《印度札记》(Aus Indien)由菲舍尔出版社出版。

1914 小说《罗斯哈尔德》(Roβhalde)由菲舍尔出版社出版;

儿子马丁患神经方面的疾病;

11月3日,《啊,朋友们,不要唱这调子!》(O Freunde,nicht diese Töne)在《新苏黎世报》上发表,带来德国民族主义者的仇视与谩骂。也因为这篇文章罗曼·罗兰开始与黑塞通信,并结下深厚的友谊。

1915 《克努尔普》(Knulp)由菲舍尔出版社出版;

诗集《孤独者的音乐》(Musik des Einsamen)出版;

短篇小说集《路边》(Am Weg)出版;

短篇小说集《美妙少年时》(Schön ist die Jugend)由菲舍尔出版社 出版。

1916 父亲去世,妻子开始出现精神分裂,加上小儿子的病痛让黑塞精神崩溃;

首次接受心理治疗,医师是荣格的学生J.B.朗格。

1917 别人建议黑塞停止写批评时事的文章;

首次匿名在报纸和杂志上发表文章,笔名为“埃米尔·辛克莱”(Emil Sinclair);

开始写《德米安》(Demian)。

1919 匿名出版政治宣传册《查拉图斯特拉归来》(Zarathustras Wiederkehr);

家庭破碎,与在精神病院的妻子分居,孩子托友人和亲戚照顾;

离开伯尔尼,迁往位于瑞士蒙塔涅拉/提契诺的卡木齐居,开始长年的独居生活;

随笔和诗歌集《小花园》(Kleiner Garten)出版;

小说《德米安》由菲舍尔出版社出版,采用笔名埃米尔·辛克莱;

文集《童话》(Märchen)由菲舍尔出版社出版;

创建并主编出版杂志《我向活人召唤》(Vivos voco)。

1920 《画家的诗》(Gedichte des Malers)出版,收录了十首附有水彩画的诗;

陀思妥耶夫斯基评论集《窥探混沌》(Blick ins Chaos)出版;

小说集《克林索尔的最后一个夏天》(Klingsors letzter Sommer)由菲舍尔出版社出版。

1921 《诗选》(Ausgewählte Gedichte)由菲舍尔出版社出版;

创作《悉达多》(Siddhartha)的过程中经历创作危机;

由荣格给他作心理分析。

1922 《悉达多》由菲舍尔出版社出版。

1923 《辛克莱的笔记》(Sinclairs Notizbuch)出版;

6月与玛丽亚·贝尔努利离婚。

1924 放弃德国国籍,重新成为瑞士公民;

与女作家莉萨·温格(Lisa Wenger)的女儿露特·温格(Ruth Wenger)结婚。

1925 《疗养客》(Kurgast)由菲舍尔出版社出版。这是一部半真实半虚构的自传体散文,可以说是黑塞最幽默的作品;

到乌尔姆、慕尼黑、奥格斯堡和纽伦堡举办朗诵会。

1926 散文集《图画集》(Bilderbuch)由菲舍尔出版社出版;

当选为普鲁士艺术学院院士;

结识妮侬·多尔宾(Ninon Dolbin)。

1927 《纽伦堡之旅》(Die Nürnberger Reise)和《荒原狼》(Steppenwulf)由菲舍尔出版社出版;

黑塞50岁生日,首部黑塞传记出版,作者为胡戈·巴尔(Hugo Ball);

与露特·温格离婚。

1928 散文集《沉思录》(Betrachtungen)和诗集《危机》(Krisis)由菲舍尔出版社出版。

1929 诗集《夜之慰藉》(Trost der Nacht)和《世界文学文库》(Eine Bib-liothek der Weltliteratur)由菲舍尔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