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陈词(第3/5页)

章华台,正殿。

楚王着龙凤虎纹绣制曲裾,束发戴獬豸冠,端坐于朝堂之上。

文武朝臣跽坐于东西两侧,屈伯庸形容憔悴,昭和亦面有倦色,唯景颇志在必得,面有若隐若现的喜色。

屈伯庸起身踱步到堂中,深深一揖礼道:“大王,罪臣屈伯庸教子无方,惹下杀人大祸,现已将逆子屈由和屈原带来,请大王处治。”

屈伯庸的声音微微颤动,楚王略一动容,默然颔首。

“宣!”木易面无表情道。

御卫押着屈原、屈由兄弟走进朝堂。

两人落落站定,竟无下跪之意。屈伯庸低声斥道:“跪下!”屈原却坦然看向楚王,屈由见状,亦直身而立。

楚王缓缓站起,眉目轻敛。自章华台一别,他到今日才又见屈原,权县几月磨砺,他那天成玉质似乎更有光彩。楚服素有清丽之誉,而屈原着一身青色凤鸟鹿鹤纹直裾,长发以碧玉冠束起,更显逸群不凡。楚王踱步看向屈原道:“灵均,你可知罪?”

“臣无罪。”屈原掷地有声。

楚王一怔,不禁心中一叹,只缓缓道:“人证尚在,莫非有何人诬你?”

“不曾。”屈原不忧不惧,只落落而答。

景颇见屈原毫无认罪之意,恐节外生枝,不禁起身道:“屈原,你身为县尹,唆使兄长行凶为恶,草菅人命,竟不下跪认罪,公然无视我大楚刑律吗?”

“我跪君王,不跪楚律。但我王仁爱,待我以礼,我事君以忠,因此君王不令,我不必跪。而招远之死,并非我罪,我为何要跪?”屈原看向景颇,冷冷道。

景颇语噎道:“你!”

屈伯庸紧张得面色煞白,楚王神情莫测。这时,屈由扑通跪下,高声道:

“禀大王,屈原无罪,招远之死,罪责在屈由,请大王治罪。”说罢伏地不起。

朝堂俱静,屈伯庸大惊看向屈由,屈原亦惊道:“哥,何以至此?这与你无关!”

屈由垂首道:“大王,屈由盛怒杀人时,屈原毫不知情。此事皆因屈由一人而起,还请大王只治屈由一人之罪,屈由知罪认罪,心悦诚服。”

手足情深,楚王内心唏嘘,却不觉轻舒一口气,这大概是他所能预见的最好的结果。虽然屈由亦是难得将才,但尚未到不可取代之程度,这样的结果,楚王既可恩威并施,又与众臣有了交代,且可私心保下屈原,都甚合宜。

楚王缓缓抬手,正欲道“来人”,却见屈原敛袖轻施一礼道:

“大君,此事屈由有错,但究其罪责,不在家兄。”说罢环视朝臣,正色道,“众位大人可知,我们所杀那招远,一向恶贯满盈,权县百姓皆以为患。那日他强收供尝,渔民不从,他与家丁对渔民痛下毒手,有渔民之妻反抗,惨死于招远的棍棒之下。”

屈原默然片刻,缓缓道:“那是个身怀六甲的妇人。”

景颇见众人面有戚色,便挑衅道:“那妇人是招远家农奴而已。若杀个家奴就要偿命,那列位臣子不知还有谁能活命?”

众人一凛,窃窃私语。屈伯庸眉目紧锁,垂首不语。屈原凛然正色道:“此乃楚律之罪,楚国之殇!”

景颇一惊,阴沉道:“如此不敬,辱我楚律,你亦罪不可赦!”

昭和缓缓道:“景大人此言差矣,屈原有罪与否,还该由大王定夺。”说罢敛衣起身,向楚王深深一拜道,“大王,微臣刚刚听屈原所陈,亦为之动容。招远之死事出有因,一为性情所致,二是为民除害。臣亦闻得招远死后,权县百姓奔走相告,结彩以庆。微臣以为,杀招远不同于恶意行凶,应当另行论处。请大王三思而后行。”

屈伯庸缓缓抬头,看向昭和,心中戚然。

楚王面无异色,只看向屈原静色道:“屈原,何为楚律之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