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话十月朔(第2/2页)

家是作者灵魂的栖息地

有意思的是,这个鬼节过得有点博爱味。烧纸、祭酒、焚香,主要是“给亲人的”,然而他们认为亡灵也是有地下“社会关系”的,还有一些“野鬼”,如果和地下亲人们别扭起来,“亲鬼”们也不得安生。所以洒酒请众鬼都来饮用,还要多烧些冥衣给亲人们换上,还要打发他们没有衣服穿的穷鬼邻居朋友。人世间不就是这个样子吗?鬼们也做“慈善事业”,求得他们那一维空间的和谐鬼关系。

我曾和朋友聊天,说中国的人节不如神鬼节,鬼节其实是中国的旧妇女节。比如说过大年,祭祖,男昭女穆分排立定恭肃如对大宾,女人们照样不能出门。八月十五赏月吃西瓜,是自己一家团聚,女人们终年在家,这一日照样,仍然是个闷。闷死了!只有玉皇大帝生日,文殊、观音、地藏、普贤……成道日,清明、中元、十月一,把女人封在家里这些事不能完成,女人们就跟着男人离开那个能把人憋神经的家,女人们顶多能到月亮底下嘤咛几句,冬至,女人你待家里摆供享吧!一年到头躲在小宅子,到郊外,看庙会,逛大庙,好好释放一下,大胆宽松一下,就这个意义。比如“十月朔”,从这个日子到正月初二闺女回门,女人要憋整足两个月闷在家中,不趁这日子“放”一下也真不得了。十月初一小节,过得这样丰满,也就是人们心理暗示的需要了,清人潘陆有《看无祀会》云:

吴趋人好鬼,风修自年年。

百戏陈通国,群神冠进贤。

气喧秋燕后,花晚岭梅先。

不断山塘路,香飘游女船。

“十月朔”的节,正规是“哭灵”的。女人们天生能哭,在坟上哭几声上船玩去了。